“坤坤”“春春”又行了?手里的明星基金回血了 要跑路吗?
近期,随着A股持续上涨,张坤、刘彦春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收益率**翻红,基民高喊“终于回本了”!
众多知名基金**净值已经逼近大跌前的高点。多只热门基金正在扭转亏损的局面,部分知名基金净值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但今年市场的大涨大跌,让不少基民得了“后遗症”,基金回本之后,部分基民却打起了退堂鼓,他们很犹豫:落袋为安还是继续持有?
明星基金回血
近日,张坤、刘彦春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收益率**翻红。
在基民高喊“回本了”的时候,众多知名基金已经上涨一段时间,部分基金**净值已经逼近大跌前的高点。
据统计,今年来,基金**回撤普遍发生在2月11日至3月中旬之间,多只基金**回撤超过20%。但有一些**的基金经理在大跌之后,又很快“站起来”,产品净值持续回升。
例如,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今年来**回撤23.81%,而近两月上涨27.48%,净值早已超过大跌前的高峰。焦巍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今年来**回撤29.91%,而近两月净值上涨27.19%,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A,今年来**回撤25.95%,近两月上涨24.87%,**净值已接近春节前的历史高峰;
此外,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近两月上涨20%,袁芳管理的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近两月上涨19%,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养老产业上涨18%,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上涨16%。周应波、胡昕炜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涨超15%。
在基金经理看来,基金产品的业绩正在走出低谷。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截至目前,2021年年初以来其管理产品的回报大部分已实现正收益,原因是持仓个股估值在前期回调后逐步走向合理,还有不错的一季报业绩驱动,后市走势应该比较乐观。
某基金经理表示,截至目前,其所管理的产品今年以来回报率大部分已转正。原因是持仓股票估值在前期回调后逐步走向合理。“近一段时间,仓位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持仓股票经过调整之后,已释放了相当部分的估值溢价风险。通过高仓位持有一个具备强时间价值的组合,更容易让产品净值走出低谷。”
要跑路吗?
经历过今年以来令人提心吊胆的大涨大跌,不少基民纠结:既然基金已经回本,是否应该趁现在卖出?
在基金人士看来,投资者寻找风险收益特征与自己匹配的产品并长期持有,大概率会获得不错的回报。“我自己的理财方式也是以买基金为主,选择一些信得过的、经过时间考验的老牌基金经理,长期投资就行了。”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面对年后账户中的亏损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的预期也就慢慢从满怀期待地赚钱变成了兢兢业业地等待回本。
若您现在确实有资金需要,那就可以考虑分批赎回,毕竟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预测明天市场的行情,再多的浮盈都不及实实在在地落袋为安。但是若您现在暂时没有资金使用的刚性需求,那么在赎回之前,不妨先思考以下3个问题:
1、当前收益是否达到你一开始设置的目标收益率?
投资最忌贪婪,没有人能够赚到市场上**一个铜板,所以在投资前需要为自己设置止盈线。若您当前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收益率,那就可以考虑分批赎回。
当然,止盈线是因人而异、因基而异的,并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情况以及基金类型,设置自己每一笔投资的止盈线。如果达到了止盈线,那么可以选择赎回,着手准备开始下一笔投资。
注意,**要养成遵守投资纪律的习惯。达到了自己设置的止盈线,要“见好就收”,不要总想着再多赚一点。如果打破了纪律,任由人性的贪婪主导了投资,**往往会错失投资**的果实。
2、有没有更好的投资标的?
如果当前有更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那就可以考虑赎回。今年以来市场的宽幅波动,不仅给投资者上了一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也有利于投资者审慎考察自己的基金池。
一方面,有些投资者由于从众心理,可能会选择高于自己风险能力的投资品种,那近期的市场波动就是一个较好的审视自身的时期,在回本之后可以适当赎回并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比如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等等。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可以综合考量自己的基金池,留下真正的好基金。
3、是否具备波段操作的能力?
基金投资贵在长期持有,**买入卖出会增加投资成本,但是如果您确实对市场有自己独特的了解,能够短期波段操作中增厚投资收益,那就可以考虑及时赎回。
上述3个问题,如果您现在的回答都是“否”的话,那还是建议您不妨再等等。毕竟基金投资不是为了回本,而是希望通过长期持有获得市场回报。
另外,如果在这波反弹中,如果基金已经回本了,可以趁这个机会对自己持有的基金进行梳理诊断,赎回综合表现一般的基金,留下真正的好基。
对于基金的取舍,不少人会觉得,市场行情这么好,涨得慢的基金说明基金经理能力弱,那么这只基金就不值得拥有了。
这恰恰是很多人都犯了一个错误:简单地以基金近期的涨跌幅作为衡量标准。
其实,对一只基金的考察应该是**度的,包括公司的投研实力、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和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等等。
可能某只基金在行情好的时候涨幅不够突出,但是在市场差的时候,它的亏损是远远低于其他基金的,那么这只基金就非常适合稳健型投资者。
如果真的没必要羡慕别人动辄20%的涨幅,要知道这是承受很大的风险的,得考虑自己能否承担得起。
适合自己的才是真的好。所以,对基金池的整理**要综合考量自己的投资需求以及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切忌因为过于短视作出错误的决定。
实际上,只要你买的基金足够**,哪怕买在高点,照样还是有机会可以赚回来的,并且持有时间越长,收益也越可观。更何况现在我们和15年的高点还有一大段的距离,如果你再通过定投的方式参与,那盈利的速度那就更快一些。
作为理性的投资者,一只好的基金,回本不应是卖出的理由,亏损不应是买入的理由,更应该关注基金本身的投资价值和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