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

营收加速增长,加快产业布局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营收28.79亿元,同比增长43.77%;归母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10.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57.24%;基本每股收益0.70元/股,同比增长8.7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23%,同比减少0.41pct。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18.88%,环比减少36.71%;实现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减少2.13%,环比减少49.7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减少4.25%,环比减少68.70%;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减少4.51%。
  高温合金产品原材料成本提升。2022年,铸造高温合金实现营收17.32亿元,同比增长44.27%,占总营收的60.16%,毛利率为26.28%,同比增加1.83pct;变形高温合金实现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37.89%,占总营收的24.12%,毛利率为19.51%,同比减少1.83pct。新型高温合金实现营收3.99亿元,同比增长39.92%,占总营收的13.85%,毛利率为46.04%,同比减少8.90pct。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均价为18.03万元/吨,同比增长19.9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原材料成本为14.80亿元,同比增长61.87%,占营业成本的71.08%,同比增加7.50pct。
  期间费用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总额3.90亿元,同比增长18.41%,期间费用占营收比重13.55%,同比减少2.90pct;其中研发费用1.46亿元,同比增长20.27%。2023年**季度,公司期间费用总额为8823.23万元,同比增长27.79%,占营收比重14.21%,同比增加0.99pct,其中研发费用2502.42万元,同比增长39.58%。
  分主营业务占利润总额比例**。2022年,公司投资收益-1593.43万元,上年同期5997.56万元,主要为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损益(21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7173.77万元,主要为确认的联营企业政府补贴相关的投资收益,22年此科目为56.63万元);资产减值损失1473.21万元,同比增长1134.79%;其他收益6878.04万元,同比减少5.81%,主要为政府补助。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5.61亿元,同比增长1043.35%;2023年**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4.36亿元,同比减少1.91亿元。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截至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6.90亿元,同比增长44.48%;应收票据13.24亿元,同比增长23.30%;公司存货10.52亿元,同比增长22.57%;合同负债1.32亿元,同比增长63.60%,较2022年三季度末减少24.01%。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13.08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4.38%;公司应收账款11.11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61.06%,应收票据11.60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2.37%。公司合同负债1.57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8.40%。
  前五大客户占比提升。2022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1.56亿元,同比增长58.41%,占年度销售总额40.14%,同比增加3.70pct。
  子公司收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新设子公司加快布局。2022年,子公司河北凯德实现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66.15%,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79.98%,净利率为16.93%,同比增加1.30pct。子公司青岛新力通实现营收8.62亿元,同比增长51.95%,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72.88%,净利率为6.62%,同比增加0.80pct。2022年,公司新设合资子公司西安钢研高纳航空部件有限公司和全资子公司四川钢研高纳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根据**财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8/6.46/8.79亿元,EPS分别为0.96/1.33/1.81元/股,对应5月29日收盘价PE为39.8/28.8/21.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高端民品业务拓展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新产品生产交付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