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深度报告(三):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材料,百舸争流
作者:网络 •更新时间:2023-06-14 18:36:30•阅读 0
公司着力布局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材料,为发展积蓄动能
本篇报告将**放在电子信息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通过深入分析公司生产的各项细分赛道品种,分析万润股份电子信息及新能源材料的竞争力,挖掘公司潜在的明星业务。
光刻胶材料:“卡脖子”产品,上游关键原料实现突破
光刻胶作为图形媒介物质,用于芯片制造的光刻环节,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约91亿美元,至2022年将超过105亿美元,年化增长率约5%。光刻胶的原材料包括光引发剂、溶剂、成膜树脂及添加剂。其中,光刻胶树脂及单体最为核心,在光刻胶中价值占比更大,以较先进工艺KrF光刻胶为例,树脂成本占比高达约75%。光刻胶厂商通常掌握着树脂合成、光刻胶配方专利,也存在原料企业为下游厂商提供定制化树脂。光刻胶原料企业中,日企数量占47%,尽管**原料企业数量位列全球第二,但大部分仍在研发和布局阶段。
聚酰亚胺材料:工程塑料之巅,下游应用广泛
聚酰亚胺是性能优良的特种工程塑料。在显示领域中,PI材料主要应用于PI配向层、OLED柔性基底层、OLEDPSPI绝缘层等。根据TrendBank数据,2020年全球光电显示用聚酰亚胺市场规模达41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增长至71亿元。公司新产品包括PI取向剂和PSPI:1、PI取向剂可用于制造液晶取向膜,**企业市占率仅占8%,需求量逐渐增加,预计2022年**需求量超1000吨;2、PSPI主要应用于光刻胶、电子封装、OLED支撑层绝缘膜等领域,市场需求大多依赖进口,**企业如万润开始深入布局。此外,公司在热塑性PI方面亦有建树。热塑性PI性能优异,广泛用于电子、机械、汽车、航空等产业,而美国GE的第二代TPI禁止对华销售。我国对先进材料需求旺盛,对TPI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自主供应能力逐步增强。
钙钛矿电池材料:前景广阔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材料
钙钛矿电池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相比传统的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理论上具有成本和能量转化效率两方面优势。当前钙钛矿行业已有三家公司各自完成了100MW级中试,行业逻辑已验证,GW级项目已箭在弦上。展望远期,钙钛矿电池应用产业化后,若按全球新增装机量100GW/年、光电转化效率20%估算理论用量,可得电子传输层材料需求约15吨/年,空穴传输层材料约50吨/年,钙钛矿材料约2500吨/年,TCO导电材料约1250吨/年。钙钛矿电池与OLED面板两者最核心的部件均为“电子传输层-光电转化层-空穴传输层”结构,传输层材料多有共性,但OLED材料需降本之后方可用于钙钛矿。万润为OLED材料龙头企业,早在2014年便开始布局钙钛矿材料领域,积累了**的产品与技术。
公司进展:电子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争奇斗艳
2023年起,公司三大业务领域划分优化为“环保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材料产业、新能源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与医药产业”的四大业务领域。几大新增业务领域成长性较强。公司在电子信息材料领域:1、光刻胶材料:主要包括光刻胶单体、光刻胶树脂、光致产酸剂以及半导体制程中清洗剂添加材料等,并已有相关产品实现供应,“公司年产65吨光刻胶树脂系列产品项目”有望于2023年试生产。2、聚酰亚胺材料:控股子公司三月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PI取向剂材料于2022年已在下游面板厂实现供应,PSPI成品材料已完成产品开发,目前正开展下游面板厂推广工作。母公司开发的热塑性PI已实现中试级产品供应。3、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与钙钛矿电池材料,其中钙钛矿电池材料处于早期商业化进程。公司年均开发产品数百种,现拥有超过6000种化合物的生产技术,获得**外发明专利五百余项,**的科研平台以及激励机制帮助公司实现长期成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多年研发积淀下公司新材料产品梯队建设**,分子筛为未来几年贡献增量,OLED材料、PI材料、光刻胶材料及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业务接力长期成长。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8.3、11.3及14.4亿元。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新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3、项目研发进程不及预期;4、盈利预测假设不成立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篇报告将**放在电子信息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通过深入分析公司生产的各项细分赛道品种,分析万润股份电子信息及新能源材料的竞争力,挖掘公司潜在的明星业务。
光刻胶材料:“卡脖子”产品,上游关键原料实现突破
光刻胶作为图形媒介物质,用于芯片制造的光刻环节,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约91亿美元,至2022年将超过105亿美元,年化增长率约5%。光刻胶的原材料包括光引发剂、溶剂、成膜树脂及添加剂。其中,光刻胶树脂及单体最为核心,在光刻胶中价值占比更大,以较先进工艺KrF光刻胶为例,树脂成本占比高达约75%。光刻胶厂商通常掌握着树脂合成、光刻胶配方专利,也存在原料企业为下游厂商提供定制化树脂。光刻胶原料企业中,日企数量占47%,尽管**原料企业数量位列全球第二,但大部分仍在研发和布局阶段。
聚酰亚胺材料:工程塑料之巅,下游应用广泛
聚酰亚胺是性能优良的特种工程塑料。在显示领域中,PI材料主要应用于PI配向层、OLED柔性基底层、OLEDPSPI绝缘层等。根据TrendBank数据,2020年全球光电显示用聚酰亚胺市场规模达41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增长至71亿元。公司新产品包括PI取向剂和PSPI:1、PI取向剂可用于制造液晶取向膜,**企业市占率仅占8%,需求量逐渐增加,预计2022年**需求量超1000吨;2、PSPI主要应用于光刻胶、电子封装、OLED支撑层绝缘膜等领域,市场需求大多依赖进口,**企业如万润开始深入布局。此外,公司在热塑性PI方面亦有建树。热塑性PI性能优异,广泛用于电子、机械、汽车、航空等产业,而美国GE的第二代TPI禁止对华销售。我国对先进材料需求旺盛,对TPI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自主供应能力逐步增强。
钙钛矿电池材料:前景广阔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材料
钙钛矿电池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相比传统的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理论上具有成本和能量转化效率两方面优势。当前钙钛矿行业已有三家公司各自完成了100MW级中试,行业逻辑已验证,GW级项目已箭在弦上。展望远期,钙钛矿电池应用产业化后,若按全球新增装机量100GW/年、光电转化效率20%估算理论用量,可得电子传输层材料需求约15吨/年,空穴传输层材料约50吨/年,钙钛矿材料约2500吨/年,TCO导电材料约1250吨/年。钙钛矿电池与OLED面板两者最核心的部件均为“电子传输层-光电转化层-空穴传输层”结构,传输层材料多有共性,但OLED材料需降本之后方可用于钙钛矿。万润为OLED材料龙头企业,早在2014年便开始布局钙钛矿材料领域,积累了**的产品与技术。
公司进展:电子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争奇斗艳
2023年起,公司三大业务领域划分优化为“环保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材料产业、新能源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与医药产业”的四大业务领域。几大新增业务领域成长性较强。公司在电子信息材料领域:1、光刻胶材料:主要包括光刻胶单体、光刻胶树脂、光致产酸剂以及半导体制程中清洗剂添加材料等,并已有相关产品实现供应,“公司年产65吨光刻胶树脂系列产品项目”有望于2023年试生产。2、聚酰亚胺材料:控股子公司三月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PI取向剂材料于2022年已在下游面板厂实现供应,PSPI成品材料已完成产品开发,目前正开展下游面板厂推广工作。母公司开发的热塑性PI已实现中试级产品供应。3、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与钙钛矿电池材料,其中钙钛矿电池材料处于早期商业化进程。公司年均开发产品数百种,现拥有超过6000种化合物的生产技术,获得**外发明专利五百余项,**的科研平台以及激励机制帮助公司实现长期成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多年研发积淀下公司新材料产品梯队建设**,分子筛为未来几年贡献增量,OLED材料、PI材料、光刻胶材料及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业务接力长期成长。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8.3、11.3及14.4亿元。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新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3、项目研发进程不及预期;4、盈利预测假设不成立或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