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反弹的日子 我们可以做什么?
临近年底,3000点保卫战再次打响,不少投资者纷纷感叹:又回到最初的原点。在市场震荡、反弹前,我们能做什么呢?
“最长的路也有尽头,最黑暗的夜晚也会迎来清晨。”我们一直强调,A股的反弹并不是一蹴而就,每一轮反转来临前,都伴随着市场的反复。长期来看,A股其实不乏投资机会,但大家也容易在一波波探底中被“吓出局”。
投资的大部分时间是等待
开始投资之后,我们总期待可以快点获得投资回报,但事实上,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等待。打开上证指数最近五年的走势图,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荡”。
上证指数近五年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2018.12.6-2023.12.6,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在过去五年里,市场也有过几次单边上涨行情,但持续时间都不长,比如2019年1月到4月、2020年3月到7月、2020年12月到2021年2月,2022年4月到7月,以及2022年10月到12月。这些上涨的时间加起来大概一年,仅占到五年时间的23%左右。而剔除掉这23%的上涨时间之外,A股又在干什么?震荡。有时是下跌回调,有时是来回涨跌拉锯。
不难发现,最近五年A股的走势,再度验证了投资中的“二八法则”:投资里80%的收益往往来自20%的时间。
3000点不必过于悲观
从2007年到如今的16年时间里,上证指数已经经历了50余次的“3000点”拉锯,调整时间或长或短,但**市场都会赢得胜利。对于投资者来说,或许每次探底都不失为一次机会。
我们选取了历史上几次调整到3000点以下的重要时间点,如果买入几个代表性指数并持有至今,结果如何?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1.30。模拟数据为相应指数在选取时间段内的表现,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具体基金业绩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可以看出,在3000点附近震荡市买入上述指数并持有至今,虽然上证指数和沪深300表现一般,但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总体呈现“只输时间不输钱”,所以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成为投资界的“卡皮巴拉”
在等待反弹的日子里,不妨学学“水豚”的投资观。
心态稳定:
无论怎么折腾,水豚**保持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成为情绪稳定的代名词。虽然市场难以预测,但历史总会踩着相同的韵脚,随着周期往复。因此调整心态,拥有稳定的投资情绪显得尤为重要。适当屏蔽市场纷扰,正确看待波动,才是一名出色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警惕风险:
虽然有时候水豚们看起来慢吞吞,但面对危险可是足够警觉。我们在投资中也要对风险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投资,适当分散风险。
保持“豚设”:
我们在水豚身上总会看到一种慵懒感,而投资可能有时候也适合“懒”一点。减少操作、拒绝内耗,无需花费过多的精力时时关注市场走向。投资忌讳情绪化的**交易,正确应对波动、拿得住基金,也是投资的必修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