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会触底反弹 还是继续下探?本轮底部还要熬多久?
市场的弱势情绪仍在发酵,上证综指周一跌破2800点,回到近四年的低位后,昨日又收回涨幅。
2800点的市场是触底反弹,还是继续下探?本轮底部还要熬多久?小编整理出了一些历史数据供大家参考。

要点总结:
01沪指持续在2800点以下运行概率较小。2010年以来沪指低于2800点概率为33.7%,2016年以来仅为9.1%。
02沪指在2800点以下运行主要源于基本面偏弱叠加部分风险因素。如2016年熔断机制、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2020年疫情冲击。
03沪指跌破2800点后的修复时长为一个月到半年不等。修复原因多为经济基本面回升叠加风险因素缓释。
从历轮沪指跌破2800点后修复的区间来看,2016年初,**经济基本面偏弱,海外美联储启动加息,人民币汇率承压,构成了沪指下行的主要原因。同时,年初施行的熔断机制带来偏弱的市场情绪,催化了沪指的下跌。
而在1个月后,**经济数据重回扩张区间,基本面预期转强使得沪指快速战胜阴霾,迎来反弹修复。
2018年6月,**经济基本面转弱,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市场情绪遭受**冲击,沪指再度失守2800点。
往后看,**不断有降准等超预期政策出台,经济数据修复回升,同时外部因素逐渐缓和。沪指逐渐走出低谷,于2019年2月重返并站稳2800点以上水位。
2020年3月,全球疫情冲击下,海内外经济活动均受到影响,不确定性提升后资金避险情绪增强,弱现实与弱预期交替使得沪指下跌到2800点以下。
而随着冲击逐渐得到消解缓释,**经济基本面修复回升,市场情绪提振下,沪指于2020年4月快速收复2800点。
总的来看,过去上证综指跌破2800点并不常见,特别是在2016年以后,背后主要受到**经济基本面偏弱的影响,同时有**风险因素对市场情绪形成扰动。
结合目前情况,经济基本面虽然偏弱,但也并未出现明显的风险因素。当前市场的磨底,更多来自于市场情绪的持续谨慎。一是在等待经济数据修复的进一步确认,二是在观望是否会有更强力度的政策提振。当上述两项因素出现改善,反转条件便可能构成。
而从估值角度,当前上证综指市盈率为11.73,均低于过去三轮2800点以下区间的市盈率均值,说明对比历史,市场已经处在一个相对便宜的的位置。

短期而言,制约因素何时出现超预期的改善,是需要等待的不可控因素。但目前相对可控的,是市场确已处于估值底部区域。底部有支撑,但熬底仍需过程,可按兵不动,亦可慢慢积累底部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