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

持续下跌 是“踩踏”还是“超调”?

  2024年1月结束时,大家的1月收官总结是“一个月亏得比去年一整年多”。

  结果没想到,上周市场迎来了2019年以来**的一次周级别的跌幅。(数据来源:wind)

  开年至今,这一波建立在市场已经跌了三年基础上的又一**跌,对投资者而言,杀伤力惊人。

  要说有什么特别大的利空?其实也没有,但是市场情绪极其脆弱,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更大的连锁反应。

  从雪球敲入,到两融平仓扩散,再到对融转通和股权质押的“小作文”……

  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担忧,比如根据东北证券统计,在目前市场点位下500和1000雪球敲入规模**时期已经过去了;而目前市场平均融券担保比例在230%附近,离历史**水平2018年220%左右也仅是一步之遥。

  主要影响市场下跌的原因其实还是情绪不佳,信心不足,没有增量资金助力。

  不过反过来想,这样的跌幅如果发生在牛市后期,有可能才是踩踏的开始;但发生在持续下跌、并且跌幅已经很大的背景下,很有可能意味着市场“超调”。回顾历史上类似这样因为流动性负循环导致的被动抛售资金也曾多次出现,此后的修复行情也往往快速而猛烈。

  漫长的寒冬,肯定是煎熬的。在这样的时刻,也不知道再说些什么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宽慰。

  最近正好在读《**心理学》,看到书中关于股市波动的一处描述:

  几乎所有波动都是一种费用,而非一笔罚款。

  市场回报**不会是免费的,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你需要支付**的费用,就像要花钱购买一件产品一样。你不是被迫支付这笔费用的,就像你不会被迫去迪士尼乐园一样。你也可以去门票可能只有10美元的本地市集,或者待在家里,那就一分钱也不用花了。无论去哪里,你可能都会度过美好的一天。但是,你花的钱和你获得的回报通常都是相符的。股市也是一样。它的波动和不确定性让你付出的费用——获得回报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你为获得比储蓄和债券带来的低回报更高的收益而要购买的入场券。

  所以,正确应对波动和不确定性的**方法就是理解这笔费用是物有所值的——你需要做的不是忍受惩罚,而是认识到这是一笔值得支付的入场券。

  不过,付过入场费也不能保证你就**会收到回报,正如你去迪士尼乐园也会不巧赶上上雨天一样。

  但如果你把这笔入场费看作一笔罚款,你就**感受不到它的神奇之处了。——节选自《**心理学》

  把市场的波动看作是入场券,而不是让人心疼的罚款,这个视角的切换虽然乍一看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一笔支出,但是在这本书的作者看来,却是培养正确理财心态的重要部分,能够更好得帮助大家把投资这件事情坚持下去。

  作者还提到:成功的投资也需要投资者付出相应的代价,但衡量这种代价的不是**,而是波动、恐惧、怀疑、不确定感和悔恨——如果你不是那个直接面对它们的人,这些代价都容易被你忽视。

  当下的市场,可能没我们之前想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我们想得那么糟。如果现在经历的这些都是我们想要有所收获的必经之路,在等待反转来临的这段时间,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少一些焦虑,坚持到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