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两船”重组预案出炉 交易金额超千亿元

  随着**重工和**船舶资产重组预案的发布,9月19日,两家公司双双复牌。

  根据**重工公告,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由**船舶通过向**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重工,完成后**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船舶成为存续公司。

  记者注意到,本次交易中,**船舶拟购买资产的交易金额为1151.50亿元,是A股市场十年来规模**的吸收合并交易。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张丽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全球造船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两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造船巨头合并,预计将扩大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龙头地位和盈利能力,有助于**造船企业更好地参与**竞争,带来‘1 1>2’的效果。”

  据公告,**重工的换股价格确定为5.05元/股,**船舶的换股价格确定为37.84元/股,由此计算,**重工与**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

  **重工作为本次交易的被吸收合并方,**船舶作为吸收合并方,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船舶将承继及承接**重工的**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而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股票,也将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

  此外,由于**重工、**船舶的实际控制人均为**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船舶集团”),本次交易因此构成关联交易。交易完成后,**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船舶集团,**控制人仍为**院国资委。

  **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船”合并预示着**造船行业整合与优化的趋势,推动**造船工业向更加成熟、集约化方向发展。**目前是世界造船**大国,要不断提升**船舶工业的整体竞争力,船舶产业链上下游应协同努力。

  公开资料显示,**船舶是**船舶集团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聚焦船舶海工装备和海洋科技应用领域,主要业务包括造船业务(军、民)、修船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重工主要从事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

  今年上半年,**船舶、**重工营业收入分别为360.17亿元和221.02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船舶、**重工的总资产分别为1743.42亿元和2019.74亿元,净资产分别为487.27亿元和838.06亿元。

  **重工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将继续聚力兴装强军,勇担“**行业发展、支撑国防建设、服务**战略”使命责任,紧抓船舶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和景气度提升机遇,打造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世界**船舶制造企业。

  浙商证券研报显示,当前船舶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多船型接力放量,船厂盈利能力不断改善,供需紧张或驱动船价持续创新高,龙头公司业绩弹性大。叠加新船订单向大型化、高端化、双燃料方向发展,龙头公司建造大型船舶技术全球**,未来优质高价订单竞争力强,我国高产能、高技术水平船厂有望优先受益。

  张丽洁认为,两家上市公司合并后,将显著提升**造船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合并后的企业拥有更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研发能力,可以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投入,推动船舶制造技术的创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