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老年癌症早筛意识 推动癌症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财经10月14日讯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广泛存在等因素,癌症的负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重。10月10日,由**健康教育**指导,**老年保健协会主办、新华网、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主办的“**癌症早筛早诊科普行动——中老年人群癌症早筛意识提升专题活动”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就癌症早筛早诊相关话题,立足各自专业领域展开深入解读与剖析。
根据**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2022年全球有近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970万人死于癌症。在**,2022年有约482万新发癌症病例,近257万人死于癌症,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为进一步推动癌症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去年10月30日,**卫生健康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健康**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提出要促进癌症防治关口前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
在此背景下,“**癌症早筛早诊科普行动”今年5月正式启动,并陆续在**多地开展癌症早筛早诊科普教育。重阳节前夕,科普行动聚焦提升中老年人群癌症早筛意识举办专题活动。
现场,**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副院长邢念增指出,****癌的5年生存率仅70%上下,相比欧美接近100%有很大差距,这与我们的早期诊断率低有很大关系。在他看来,提高**癌早筛的普及率将会大大助力健康**2030肿瘤5年生存率提高15%目标的实现。“目前,已有部分高发癌症纳入了**筛查计划,而**癌的筛查也建议提上日程。”
“目前,我国针对8个高发癌种展开大规模筛查,**属于建议早筛,但是还没有纳入的癌种。”**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分析道,相比女性对乳腺癌的认知,男性对**癌知之甚少。一方面,**癌发病隐匿,早期没有**症状,易被忽视;其次,认知度低还可能与男性羞于启齿,不愿意主动寻求医疗帮助相关。
“二三十年前**癌是很罕见的肿瘤,现在已经成为男性肿瘤发病率第六,提升速度很快,所以认知程度应该需要增强,大规模进行**癌筛查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也建议中老年男性朋友在体检过程中,将**癌纳入体检项目,谈癌不色变,早筛早诊是关键。”邢念增坦陈道。
除了**癌,**的临床症状在早期亦不明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高杰称,在临床实践中,约7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只有30%的患者会在早期阶段寻求医疗帮助。高杰认为,如果**能够尽早筛查,尽早诊断,将更好助力“健康**2030”癌症防治目标实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杨帆表示,要想推动高危人群主动筛查,还需要提高其对于癌症筛查意义的认识。“以发病率、死亡率双**的肺癌为例,当前**已经启动了城市肿瘤的早诊早治项目,针对肺癌为首的五大常见肿瘤,已经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在他看来,只有将筛查认识转化为筛查行动,才能切实落实早诊早治到每一个高危人群个体,真正减少肺癌对健康的威胁。
“****协会提出来要关口前移、**后延,关口前移就是要移到防和筛。”**工程院院士、****协会理事长樊代明指出,肿瘤防治赢在整合,只有集中社会各界的力量,用正确的指南,正确的方法去开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今年6月,**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2024年版》,其中强调,积极参加癌症复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发布会上,**健康教育**副主任吴敬表态道,**健康教育**将普及癌症防治知识和技能作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促进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帮助大众更好掌握科学**理念和知识,鼓励大家做自己的健康**责任人。
谈及癌症早筛早诊科普行动发展计划,陈万青表示,健康**2030癌症防治行动方案**提出七大行动,其中第三个行动是推广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强化筛查的长效机制。“按照文件精神,我们定期更新指南方案,同时深入推进早诊早治工作,扩大人群,建立**,建设体系等。下一步还要从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多部门合作、共同建立癌症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