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相关文章
-
已有17家主流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6月10日至11日,包括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上汽、奇瑞、赛力斯、吉利、比亚迪、长城、江淮等在内的传统车企,以及小鹏、小米、零跑、理想、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企业,纷纷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截至发稿,作...
-
多家汽车企业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业内人士认为,相关举措有利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比亚迪汽车11日宣布,为落实国家及相关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
-
5月乘用车市场强劲增长 全国现存汽车产销相关企业超154.6万家
新能源市场表现尤为亮眼,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提升至52.9%,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28.2%,环比增长12.1%。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68.7%,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消费升级,增换购成为购车消费的主流...
-
5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升至89.5
6月10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5,较4月上升0.3点,结束了连续两个月下降态势,明显回升。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认为,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中小企业发展预期明显回升,市场需求稳步改善。...
-
有爱无碍护航残疾考生 全国现存残疾人养护相关企业超8900家
各地积极响应,为残疾考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甘肃、四川、河北等地通过开通绿色通道、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延长考试时间等措施,确保残疾考生能够平等、自信地参加考试,全面优化服务,营造温馨和谐的考试环境。 这些暖心措施不...
-
人脸识别新规6月起施行 全国现存人脸识别相关企业超4800家
此外,公共场所的私密空间不得安装人脸识别设备。 专家提醒,人脸信息具有唯一性和终身性,泄露后无法更改,公众应谨慎对待人脸采集要求,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人脸识...
-
获颁生产许可证!AG600飞机正式迈入批量生产阶段
飞机的成功研制创新形成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核心技术体系,构建了“小核心、大协作”的研制模式,建立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配套、试验试飞、保障服务体系,使我国具备了自主研发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技...
-
“耳朵经济”迎来产业整合 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 6月10日,腾讯音乐于纽交所和港交所发布公告,腾讯音乐与中国领先的在线音频平台之一喜马拉雅控股(简称“喜马拉雅”)及其他若干订约方就拟收购喜马拉雅签订并购协议及计划。 根据公告,受限于交割...
-
未名湖湖水被标价售卖:校园文化岂能沦为“流量生意”?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名校周边经济”可能引发的效仿效应——若不加规范,未名湖的石子、博雅塔的砖瓦是否都会成为下一个售卖目标?校园的宁静与尊严将如何维护? 从法律层面看,虽然我国现行法规对自然水体的商业取用尚无明...
-
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内部信回应被并购:非偶然发生,这是慎重抉择,携手能走更远更稳
喜马拉雅也将保持现有品牌不变、现有产品独立运营不变、核心管理团队不变、公司战略发展方向不变。“我们承诺合作伙伴与喜马拉雅签署的各类合同均会如约履行,每一位客户权益也依法受到保护。” 据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
-
中国潮玩改写文化出海剧本
新加坡鱼尾狮款、泰国金丝服饰款、西班牙斗牛士款……精准适配不同地区审美需求,拉近中国商品与当地文化情感距离,使Labubu成为跨文化共鸣的载体,还被泰国官方授予“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 新加坡品牌咨询公司iMpact创...
-
新势力跟进!小鹏、小米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6月11日,小鹏汽车表示,为了积极响应落实国家及相关部门针对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小鹏汽车宣布,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小鹏汽车称,作为“未来出行探索者”...
-
上市公司加码投资 环卫产业迈向智能化
在此背景下,环卫头部企业均在加速“抢滩”。2025年4月,玉禾田公告拟受让坎德拉智能剩余65.35%股权,实现100%控股,继续在环卫机器人领域进行发展和战略布局。 据玉树智能前述负责人介绍,玉树智能刚刚完成了整体产业结构的布...
-
4天收费30万元承诺保提50分 “天价”中考突击班引质疑
中考成绩提高20到49分,10万元不退回,也不需要补交服务费。中考成绩提高50分及以上,客户需要补交10万元服务费。如果中考成绩提高50分及以上,陈云龙收取客户20万元服务费。陈云龙承诺孩子读高中之后,至少提供两次2天以上的...
-
具身智能“变身” 非人形机器人抢滩工业场景
人形机器人的落地仍处于“蹒跚学步”阶段,具身智能如何在工业场景大显身手?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获悉,尽管人形机器人已开始在工业制造领域进行商用测试,但距离工业场景所需的稳定性、高精度、高速度等要求尚有一定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