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相关文章
-
高铁时代,我们为何还要修运河?
在江西,浙赣、赣粤运河预可行性研究已在推进,建成后总长度将超过京杭大运河,实现长三角、珠三角和江西腹地紧密连接。从一隅观全局,一条条运河相继规划建设,将助力我国国家高等级航道加速成网,进一步放大水运效能。...
-
记者调查儿童成长陪伴师背后的问题:费用不低,育儿“外包”货真价实吗?
刘蓓注意到,儿童陪伴师要负责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因此行业内普遍要求名校毕业、具备一定等级证书(英语、计算机证书等)、有相关经验等。在浙江杭州从业的儿童陪伴师王楠告诉记者,有些中介机构要求求职者花钱考相关证书后...
-
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 折射经济发展生机活力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传统制造业提“质”焕“新”步伐不断加快,以科学技术赋能制造业,快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巩天啸表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
前10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7.1亿人次 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1至10月开行旅游列车1599列,助力旅游经济、银发经济发展。加强跨境旅客运输组织,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近2250万人次、同比增长39.5%,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21.7万人次。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开行规模,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
-
中国新能源汽车首破年度10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新的突破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出的坚实一步,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
-
AI眼镜成大模型落地新风口 产业生态渐趋完善
据了解,包括华为、OPPO、小米等在内的手机厂商,都在积极研发AI眼镜产品,试图将AI硬件积累的经验转换到AI眼镜方面。同时,国内还涌现出了一批专注于AI眼镜领域的初创企业,包括雷鸟创新,李未可等,这类企业通常拥有创新的技术和...
-
全球第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纳入统计体系的第一年,当年的产量仅有1.8万辆。到了2018年,年产量达到百万量级,再到2022年,年度达产超过五百万辆,直到今天,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的里程碑,在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半月时...
-
不眠海关店 便利蜂失意
不眠海急速拓店时,也十分强势,曾挖脚mannner员工。 彼时的不眠海也承载着便利蜂“第二增长曲线”的愿景,曾上线近50款精品咖啡和新式茶饮产品,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和杭州等多个城市推出,在各类补贴券的加持下,不眠海饮...
-
为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预警和适应提供支持 中方行动方案发布
一是共享气候风险普查及评估知识。中国将系统性提供气候风险普查和评估的知识与工具,支持“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支柱一“灾害风险知识”目标实现。目前,中国已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愿与国际社...
-
全球6G发展步入标准化研究阶段 “6G AI”将成创新热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会上表示,国际电信联盟已明确6G概念定义,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确定了6G国际标准化时间表,当前,6G正迈入标准化研究的关键阶段。 据悉,相关企业围绕芯片器件、卫星互联等领域的技术创...
-
直播带货“带不动”,损失该由谁来赔?
法院判决白禾公司违约,须返还2.5万元合作对接费。 记者梳理发现,在直播带货的商业风险分担及损失承担相关案例中,“主播是否应当承担责任”是另一争议焦点。 主播刘某自2020年2月在某公司开设的电商平台账户进行直播带货...
-
《再见爱人4》火爆出圈 低成本综艺能否缓解长视频平台收入压力?
对于长视频平台而言,会员和广告是支撑平台收入的两大来源,影视剧和综艺则是驱动平台会员和广告增长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长视频平台正面临会员存量竞争和广告吸引力下滑的危机。 《再见爱人4》此类爆款的出现,能否缓...
-
水泥行业前三季度利润降超六成 银十价涨后市能否走出低迷?
中国水泥网·大数据研究院水泥分析师李坤明也表示,预计今年四季度水泥需求仍将继续走弱,但在“反内卷”呼声高涨和行业自救意识增强背景下,企业限产力度加大,水泥价格有望上涨,行业效益持续修复。全年来看,水泥需求将面临较...
-
6351亿元、增长10.9% 从铁路投资增长看“流动中国”生机勃勃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宣城至绩溪高铁、潍坊至烟台高铁开通运营。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铁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怀柔至大兴城际铁路廊坊北至大兴机场段、荆门至荆州高铁开始试运行。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主体完工,...
-
五粮液炮轰线上平台售假:鉴定的148瓶产品中14瓶假货来自某电商“百亿补贴”频道店铺
当时,五粮液称,近期接到多名消费者关于低价从某电商平台购买的五粮液产品真伪咨询。经公司核实,该平台多家店铺销售的五粮液产品为假冒,上述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声誉及消费者权益。声明中称,目前,五粮液尚未在该平台开设“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