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相关文章
-
中国力推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
项安波表示,《意见》为更多世界一流企业脱颖而出提供制度基础、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对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释放活力,重点是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下深化经营责任制,激励更多国有企业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前...
-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 装备制造业引领作用突出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170.2亿元,同比增长1.4%,较1-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延续恢复向好态势。1-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较1-3月份加快4.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
-
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引金融“活水”润泽民营经济
“该专章通过构建‘差异化融资支持体系 信贷激励机制 权益保障刚性约束’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将政策举措转化为法律要求,解决了以往政策碎片化、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 为民企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 有整合,却远不止于整合...
-
拓展融资渠道 加快前瞻布局 多方合力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商务部近日印发《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
从“中国游”“中国购”看中国经济热力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旅游 扫货”的体验让外国游客直呼“真香”。 价优物美的商品、方便快捷的支付、“即买即退”的离境退税……随着“中国游”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不断上升,游在中国、购在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国际游...
-
三部门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出实招 支持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 加大先行先试授权
国家级经开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在国务院新闻办5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的有关举措。...
-
三部门详解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 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多项配套措施将出台
近日,商务部印发了《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在加强国家级经开区招商引资方面,凌激透露,商务部在“投资中国”品牌下,正在积极打造“选择经开”的子...
-
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1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4月及4月单月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增长,近六成工业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至4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较1至3月加快4.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
-
毕业季来临 央地多措并举稳就业
上海2025年提供“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岗位超1000个。 创业是扩大就业的“倍增器”。在创业服务体系上,北京发文指出,实施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计划,为创业企业提供政策对接、创业辅导、融资孵化等创...
-
前4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 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4%,较1月份至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延续恢复向好态势。1月份至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较1月份至3月份加快4.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
-
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平稳 出台3年来开户规模持续增长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0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1019款,包括储蓄类产品466款、基金类产品292款、保险类产品228款、理财类产品33款。记者观察到,目前仍有部分个人养老金开户者对产品特性、投资风险...
-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 1—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0%。随着“人工智能 ”行动深入推进,带动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电路制造等行业...
-
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 多部门详解新举措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方面,将引导国家级经开区继续做强做优主导产业,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持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并支持创建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加强未来产业的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 加强要素保障,营造更好...
-
关税战阴影下 如何打造更具韧性活力的供应链
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全球的工商界和商协会携手打造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始终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公共产品的属性,并将这件事提上了非常重要的日程。 当下的中国十分重视...
-
持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另一方面,要聚焦“四个面向”的战略目标,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强化与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基础设施统筹部署;同时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跨学科的创新联动机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完善国家创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