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数新三板挂牌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
**股转公司近日发布2024年业绩总结,截至2025年4月30日,共有5844家挂牌公司披露去年年报,共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同比增长0.88%,净利润655.81亿元。近半数挂牌公司净利润增长,超两成增速50%以上。总体来看,挂牌公司业绩表现韧性较足,专精特新特点鲜明。
据Wind统计,截至目前,78家挂牌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报告,共实现营业收入89.39亿元,其中45家公司实现营收增长;共实现净利润10.03亿元,其中44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
经营业绩总体平稳
2024年,挂牌公司业绩平稳发展,头部企业盈利表现亮眼,净利润超5000万元的挂牌公司贡献了盈利企业六成的净利润。民营企业数量约占**场的九成,近两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1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挂牌公司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持续增强长期盈利能力,2024年全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增长12.27%。1300余家信息技术、专用设备、计算机等领域公司披露对外投资公告,彰显出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定向降准等普惠金融政策实施以来,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持续**。2024年挂牌公司平均债务融资成本由4.24%下降至3.99%,货币资金储备上涨6.58%,资金“安全垫”进一步加厚。
从行业表现来看,消费品、汽车、文娱等行业挂牌公司业绩整体向好。各项提振消费举措推动消费潜能不断释放,终端消费品业绩走势良好,汽车产业持续稳步复苏,近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为44.00%;文娱产业搭上数字化消费转型“顺风车”,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11%;居民出行意愿增强,带动交通运输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7.15%。
**的触控显示产品解决方案供应商特思达,2024年营业收入为1.35亿元,同比下降7.88%;归母净利润为-1167.13万元,由盈转亏。不过公司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得益于海外市场渠道建设成效显现及跨境业务战略的有效实施,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8.36%至6456.03万元,净利润为1649.94万元,同比增长3205.46%。
专注于光刻胶材料业务的瑞红苏州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9.22万元,同比增长9.76%,实现净利润1410.2万元,同比增长377.64%。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挂牌公司创新引擎不断加码,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2024年,挂牌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10.16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平均研发强度达3.57%,三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近两成公司研发强度超10%。挂牌公司研发成效显著,发明专利新增6769项,累计形成3.41万项。医药、软件信息、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研发强度超7%。
专精特新特点鲜明,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向新三板聚集。新三板共有**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19家,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的7.65%。“小巨人”挂牌公司持续深耕产业链关键环节,制造业占比近七成,广泛分布于电气设备、化工材料、电子通信等领域,聚焦核心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细分产业,助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近五年来,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挂牌公司持续增加,其中,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由88家增至141家,涉及新材料产业的由67家增至184家,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由132家增至210家,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由20家增至70家,涉及生物产业的由68家增加至124家。
北交所拟上市挂牌公司实力突出
北交所**挂牌公司不断提升质量。近三年,新增挂牌公司数量连续增长,共计新增1058家,其中,2024年以来新挂牌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是**场的2.15倍和5.24倍。筹备北交所上市的挂牌公司实力突出,近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76%和7.56%;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83%,均值为2430.15万元,是**场的2.33倍;约半数为**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两成属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创新层挂牌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07万亿元、净利润521.29亿元,占**场的比重分别为62.46%、79.49%,营业收入连续三年保持增长,近八成公司盈利。新进层公司质量良好,净资产收益率为13.32%,推动创新层整体净资产收益率提高2.20个百分点,带动创新层公司质量整体提升。
2024年,挂牌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总规模达84.79亿元,同比增长34.33%。参与并购重组的挂牌公司,近三成净资产收益率增长超30%,24家增长超50%,通过产业链整合形成更具持续回报能力的优质资产。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