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冉凌浩:科技股先行走强 恒生科技上涨行情有望延续
在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截至5月7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涨幅均超过13%。日前,大成基金**业务部**基金经理冉凌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面临外部政策扰动、宏观经济波动等影响,但香港资本市场长期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只要港股市场基本面不受到**,坚持长期投资终能穿越市场周期。
“港股市场估值低,为市场上涨预留了充足空间。”冉凌浩分析认为,过去几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以港股为代表的**资产表现相对**,港股估值持续低于新兴市场平均水平,形成了明显的估值洼地。这一状况对港股投资者极具吸引力。
“宏观经济增长预期发生明显变化,**港股市场走强。”冉凌浩说,恒生科技成分股盈利转好,基本面改善得到印证,科技股率先展现强劲上涨动能,带动**资产估值提升。
在科技发展层面,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崛起,打破了市场对**科技企业技术落后的刻板印象。恒生科技指数估值较纳斯达克100指数折价超40%,也吸引外资机构对其进行重新定价。随着科技行业估值修复,市场也形成结构性行情。冉凌浩说:“科技公司的崛起有望持续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和资本开支意愿,**资金重新配置,推动**资产向上重估。”
在资金流向方面,冉凌浩分析认为,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正在重塑港股市场生态。具体来看,南向资金一方面追逐金融、能源等高股息公司,另一方面青睐稀缺的科技标的。高股息资产因其现金流稳定而更受青睐,当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时,科技股的弹性优势有望凸显。
展望未来,冉凌浩认为,受政策博弈、产业趋势等因素影响,宏观环境仍存在**的不确定性。港股市场面临外部考验,如美国持续通胀或延缓降息进程,都可能在短期内加剧港股市场的波动。
“从长期来看,基本面是影响港股市场的核心因素。”冉凌浩表示,大部分港股上市公司为**企业,其经营业绩主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政府陆续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正在有效缓解外需下降所带来的压力。总体而言,对港股后市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关于科技股,冉凌浩认为,恒生科技指数中,大部分上市公司属于内需、服务类行业,受外需下降的冲击较小。在政策的支持下,科技股有望继续走强。
对于普通投资者,冉凌浩建议,**通过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式,选择多只指数基金形成组合投资。一方面,选择长期收益率较好的指数基金,有望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选择波动性较大的指数基金,有望获取弹性收益。如果风险偏好较低,投资者还可以买入固定收益率指数,**权益基金的波动风险。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