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林生物陷内控风波两任董事长遭警示 产能扩建阵痛致首季业绩双降
财经5月14日讯 5月12日,血液制品龙头企业派林生物(000403.SZ公告披露了因内控缺陷遭监管处罚的内幕。
监管文件显示,派林生物存在两大违规情形:一是公司子公司与个别客户及推广商针对部分销售事项签署了附带责任义务条款的补充协议、备忘录等,但相关协议签署及承诺安排未纳入公司内控管理体系,公司内部对业务及合同管控存在缺陷,导致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二是公司部分重大事项未进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部分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档案不完整。
对此,山西证监局对派林生物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由于内控漏洞贯穿新旧两届管理层,公司现任董事长李昊、时任董事长付绍兰及现任总经理荣先奎、现任董秘赵玉林、时任总经理袁华刚均被追责。
在二级市场层面,这份监管罚单引发连锁反应,公告次日(5月13日及随后交易日(14日公司股价连续下挫,截至今日收盘报21.62元/股,较2020年8月创下的48.78元/股(前复权历史高点已然腰斩。
公开资料显示,派林生物前身系宜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经**证监会批准在深交所上市。公司自成立以**历多次名称变更,同时伴随着实控人的变更,发展历程颇为复杂。2021年更名为派林生物,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
2020年,时任控股股东浙民投对派林生物进行资产重组,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了黑龙江血制品企业派斯菲科,派斯菲科实控人、董事长付绍兰由此进入派林生物,并在后来被推举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派林生物由此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23年,浙民投与付绍兰就发展战略产生严重分歧,**胜帮英豪通过股权受让入主,成为上市公司新控股股东,付绍兰则以联席董事长身份留守董事会。
值得注意的是,“董事长 联席董事长”的模式虽暂时平息了股东纷争,却为管理权责划分埋下隐患。现下,派林生物不仅要处理内部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与隐患,还要面临业绩下滑的挑战。
财报显示,2024年,派林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6.55亿元,同比增长14.00%;归母净利润为7.45亿元,同比增长21.76%。受益于采浆规模的持续提升和市场销售需求的增长,公司2024年业绩可谓亮眼。
然而就在2025年一季度,派林生物营收和净利润却分别录得14.00%和26.95%的下滑,终结了公司自2018年以来连续6年净利润正增长的辉煌纪录。
对此,派林生物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受全资子公司派斯菲科二期产能扩增停产导致产品供应量同比下降的影响。一季报数据显示,派斯菲科二期已将产能提升至1600吨并已顺利投产,全资子公司广东双林二期预计年中投产,年产能将提升至1500吨。
此外,从成本与费用角度来看,派林生物2025年一季度的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和为6759.29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3.87%上升至18.04%,费用的增加也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小的影响。
未来,随着3100吨新产能逐步投产,派林生物不仅要应对停产带来的阶段性供应压力,更需填补内控体系的漏洞。若不能同步升级合规管理机制、优化成本控制,规模扩张反而可能成为负担。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