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为稳外贸提供跨境金融保障

  **政治局近期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此前,**院已批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155项试点任务。在金融领域,《工作方案》提出优化升级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支持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等,这将为稳外贸提供跨境金融保障。

  企业诉求更趋多元

  “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其中,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超过6.7万家,创近3年同期新高;近5年,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进出口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约为三分之一。

  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跨境金融服务是重要保障。通常来说,外贸企业主要有四方面需求,即跨境结算、跨境投融资、风险管理和咨询顾问。“以跨国公司的跨境结算需求为例,企业希望集中管理分散在不同**、不同银行的全球账户,管得住境内外成员单位的全球支付,统筹管理全球资金节点、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跨境资金安全,有效应对汇率波动等。”**工商银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副总经理司春晓说。

  “我们希望统筹管理全球银行账户,增强账户的可控性,提升跨境资金的调度效率,加强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华峰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黄玮玮说。

  近年来,为更好应对市场竞争与外部挑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正在从单一贸易向产业链布局延伸,从单一市场向多区域协同转变,这对跨境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借助跨境资金池、跨境融资等服务,提升资金运营效能,**财务成本。

  完善跨境金融服务

  党**、**院高度重视跨境金融服务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是扩大**贸易合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说。

  《工作方案》提出,支持投资或注册地在当地的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这将人民币和外币资金池纳入了统一管理,形成了政策透明、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跨境资金池管理框架,有助于跨国公司**管理成本,提升全球资金配置效率。

  “企业更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货币错配风险,今年一季度,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较上年有所提升。”**外汇管理局副局长**说。

  如何确保政策转化为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答案在持续完善金融服务细节。4月18日,工商银行发布“工银全球司库”品牌以及《工银司库服务**》《跨国公司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其中“工银全球付”产品可提供跨时区、跨币种、跨语言的跨境结算服务,支付范围触达全球140多个**和地区。

  “‘走出去’企业高度关注资金的安全性、便利性问题,银行可量体裁衣,为企业提供出口买方信贷、**项目融资、跨境流动资金**、跨境并购**等服务。”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胡广文说。

   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

  4月21日,《上海**金融**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印发,旨在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

  “金融改革和制度型开放,首先着眼的是服务企业,让企业的成本降下来、效率提上去,服务的满意度、满足度得以提升。”陆磊说,《行动方案》围绕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了18条**举措。

  具体来看,《行动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支持银行不断增加境内市场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种类,开发汇率避险专项担保产品,由财政提供担保费补贴。”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说,支持具备条件的银行参照**惯例,探索在上海自贸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非居民并购**服务。

  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在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同时,我们必须要高度注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加强法治供给,营造良好环境,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一条新路。”陆磊说。(经济日报记者 郭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