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加速“出海” 如何保护知识产权?需关注三核心点
**汽车技术研究**昨天(17日发布《2025**汽车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报告》,这份报告为**车企更好地走向海外市场提供了专业指导。
自主品牌出海创新力不断提升
报告显示,我国自主汽车品牌海外专利申请比例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达到30%左右,其中有效专利占比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47%,显示出自主品牌出海创新力不断提升。
东风汽车研发总院院长 杨彦鼎:近几年我们也在不断加快在欧洲、东南亚、南美这些目标市场的专利布局。当前我们已经在超过25个**和地区,积极开展高价值的专利布局。
记者了解到,这份报告还聚焦了全球汽车市场专利布局与诉讼现状,对比**外专利申请量前百家企业发现:我国自主品牌车企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布局海外时,仍有近50%专利未进入目标国,与跨国车企存在**差距。
**汽车技术研究****专家 王军雷:车企出海的专利布局要精准落地,**是三个同步,同步摸清当地知识产权环境和政策取向,同步搭好专利诉讼和专利许可团队,同步对接海外知识产权本地资源,**实现海外专利由数量到质量的提升。
专家:保护海外知识产权 需关注三核心点
**汽车“出海”步伐不断加速,知识产权领域的挑战也日益凸显。专家提示,要**关注专利、商标和版权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
首先在专利方面,专利侵权是首要风险。举例来说,一辆智能网联汽车可能涉及上千项专利。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海外市场拓展的全过程中,专利布局的周密性至关重要。部分企业由于前期对目标市场专利情况调研不足,曾出现因专利问题影响市场准入的情况,甚至面临法律纠纷。
其次,商标保护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其中商标侵权和商标被抢注是两大主要风险。由于商标权具有地域性特征,提前完成目标市场商标注册是避免品牌纠纷的关键。
此外,版权风险也不容忽视,以产品设计领域为例,汽车的车身线条、车标以及内饰设计等创意元素,都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专家强调,这些设计元素的原创性保护不容忽视。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设计可能构成版权侵权。
从被动到主动 构建知识产权防御体系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我国车企正转变策略,从被动到主动,积极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专家提示,尽管当前我国海外诉讼纠纷主要聚焦于汽车零部件领域,但需警惕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的潜在专利风险。
**汽车技术研究****专家 王军雷:未来其实出海,是产品力加知识产权力的双重竞争,我国车企应注重侵权风险防控预警及应对,加大海外高价值专利的布局,同时将专利战略融入全球化进程。
专家同时指出,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要尽快建立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整合政府、企业、律所多方资源,健全海外知识产权信息供给,利用保险等手段**企业海外维权成本,充分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支持,构建更加灵活的全球化知识产权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