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支持民企创新发展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作为我国**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创下了很多个“**次”,如**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等。

  “当前,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相信这部法律的出台,对于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稳定市场情绪、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民营经济促进法聚焦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情况,回应民营企业家的核心诉求,尤其像科技创新、投资融资促进这些“命脉级”内容,为民营企业吃下发展“定心丸”,大大提振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支持民企参与

  3万亿元优质项目

  民营经济是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力量。民营经济促进法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将党**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落下来,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例如,民营经济促进法第十六条规定,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为了让民企敢投,国企敢干,法律专门做了一些特别的规定,核心就是重申契约精神。对于进一步恢复民营企业参与政府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信心、提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优化地方的稳定、透明、公平和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具有里程碑的促进意义。”**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

  谈及如何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在5月8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发展改革委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同时,**发展改革委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投资布局,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平等使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积极参与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的创新与建设。

  **财经大学教授兰日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部法律的出台使民营经济发展由政策引导为主向法治保障转变,打破了种种隐性壁垒,激活了创新动力,形成了真正的公平竞争机制,从法律层面填补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有利于增强民营经济的信心、活力和预期,为民营经济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金融“活水”持续滴灌

  润泽民企发展沃土

  推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关注的**领域之一。

  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专家、主任曾刚看来,尽管近年来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有所缓解,但受金融机构风险偏好较低,以及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不平衡,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透明度低等诸多因素影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

  对此,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和提供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资信良好的民营经济组织融资提供便利条件,增强信贷供给、**周期与民营经济组织融资需求、资金使用周期的适配性。

  5月7日,**人民银行公告称,为激励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人民银行决定增加支农支小再**额度3000亿元。

  为进一步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民营经济促进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平等获得直接融资。

  《证券日报》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18日,A股市场的民营企业合计3424家,占比超六成。仅从今年来看,截至5月19日,年内累计42家公司登陆A股市场,其中36家为民营企业,**募资合计238.76亿元。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法实施后,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将会对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针对民营经济或中小企业的投融资规定进行梳理和修改完善,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增加对促进民营经济投融资业务的举措。从总体上看,有利于**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投融资的制度性成本。

  以法治保障

  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数字化共性技术研发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回应民营企业诉求的同时,也在更大力度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

  在《证券日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民营企业家明确表示,确实感受到了民营经济促进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作为高研发投入的科技企业,这部法律让我们信心倍增,让我们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在产业链升级中当主角、在**竞争中展实力,成长为更具创造力、竞争力、担当力的时代生力军。”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这部法律直击行业痛点,通过“促进投资融资”“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技术型民营企业破解发展瓶颈提供了制度性方案。资金支持、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项目等举措一旦真正落地,民营企业的资金流压力将会大大缓解,进而推动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转化。

  “民企高质量发展要靠重大科技攻关。支持民企参与和牵头重难点攻关,不**利于民企发展,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也能为重大技术攻关提供丰富的场景、经验以及灵活多样的资金和团队,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刘永好说。

  作为专注“创新药”研发的民营企业,康弘药业董秘邓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康弘药业从创立之初便注重在企业运营与创新风险间寻求平衡。从最初的中成药到化学仿制药,再到融合蛋白等领域,公司研发前端有科学委员会把控立项,在临床试验、药品开发等后续环节也有相应做法,尽量集中资源匹配全球细分领域优势资源,避免“闭门造车”。这部法律对科技创新的鼓励引导,让公司未来发展信心更足,对公司推进投融资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积极意义。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据郑备透露,在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实施方面,还有一批正在加快推进,涉及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