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第三十一期:如何运用ETF构建中低风险组合?(上)

  近年来,“固收 部分权益投资”公募基金等中低风险策略的基金产品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基于中低风险偏好,投资目标、投资期限等因素,投资者可以运用ETF构建中低风险投资组合,主要通过定性分析或量化模型等方法,将ETF分配到不同的大类资产,分散投资风险,实现风险收益平衡。

  在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配比选择上,市场上有诸多资产配置模型可供选择,包括恒定比例配置策略、均值—方差模型、风险平价/风险预算模型、因子模型等。针对中低风险的资产组合,我们介绍三个较为常用的策略:

  (1)恒定比例配置策略

  恒定比例配置策略是最朴素、最基础的多资产配置策略,适合投资者根据目标收益和风险承受水平设定各资产配置的目标权重,通过不断的再平衡策略使得各类ETF资产权重的比例维持在恒定水平。

  恒定比例配置策略以严格的仓位限制了不同资产之间的配置比例,减少了人为的干预,在资产收益相关性较低时能实现风险分散,资产权重稳定,交易成本低,其中的再平衡也能贡献**收益。恒定比例配置是市场上接受度较广的一种被动资产配置方式,比如经典的“股债60/40”“股债30/70”“股债20/80”。考虑到投资者的中低风险偏好,以股债20/80为例,投资者可以将80%的资产配置到债券类ETF,将20%的资产配置到权益类ETF,其中权益类ETF配置,可以按照前文讲述的“核心-卫星配置”进行操作,选择宽基ETF与行业主题ETF构建组合,从而构建中低风险组合。

  恒定比例配置策略的主要缺点是投资组合的灵活性不足,不能根据市场情况对组合进行调整,在市场趋势性下跌行情中,容易出现不断通过再平衡增加权益仓位而提升组合的风险**。

  选自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编著的《深交所ETF投资问答》(**财政经济出版社2024年版)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