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中资券商“展翼”香江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这首传唱不息的旋律,其蕴含的意象恰与当下**香港资本市场所呈现的蓬勃发展态势形成呼应。2025年**香港资本市场热潮涌动,中资券商作为核心参与者之一,正积极发挥中介力量,大步迈向舞台**。

  记者注意到,在政策红利、战略深耕、技术创新等因素驱动下,中资券商逐步打破过往由**投行主导的市场格局,不断扩展业务版图,业务触角从IPO保荐延伸至虚拟资产交易,从传统投行业务迈向科技金融前沿阵地,实现了从传统业务到多元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香港成为“全球资本配置**资产的核心枢纽”,吸引**资本加速布局。

  重构港股IPO市场承销格局

  港股市场凭借其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灵活的上市制度以及**化的投资者群体,成为企业融资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选择。

  Wind资讯数据显示,上半年,港股市场共有43家企业在主板成功IPO(未包含GEM转主板上市企业,同比增长43%;IPO募集金额为1067亿港元,同比增长688%,跃居全球**;其中,宁德时代H股上市募资410亿港元。

  “2025年以来,在AI、机器人等科技浪潮带动下,**资产迎来价值重估,港股关注度显著提升。”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王曙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项积极因素为优质大型IPO项目的推出提供了窗口。蜜雪冰城、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其优异的后市表现进一步提振港股IPO市场情绪。

  在港股**市场中,中资券商也不再是“配角”。凭借对行业前景的深度洞察、精准研究以及境内外监管协同的优势,中资券商在投行业务中逐渐占据IPO承销市场主导地位,成为推动港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5月份宁德时代登陆港股为例,该项目不仅是2022年以来香港市场规模**的IPO项目,也是2023年以来全球规模**的IPO。在宁德时代港股上市的过程中,中资券商承担了重要角色,不仅**协助宁德时代解决执行中的难点及技术问题,精准把握项目关键节点,更通过一套“**估值 全球资金”的组合拳,让知名外资机构抢着当“基石投资者”,助力宁德时代成功实现理想定价。

  数据维度进一步凸显中资券商的崛起:从IPO承销保荐维度深入分析,上半年,中金公司以180.21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居IPO保荐规模榜**,华泰金控以108.35亿港元位居第二。纵观2024年全年,中资券商共服务64家企业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融资863.8亿港元,占**场比重为98.4%。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众多中资券商已成功构建了一体化投行业务平台,通过境内外团队的深度协同,为客户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的跨境服务。从企业境内重组、上市前的尽职调查和合规准备,到赴港上市的文件申报、承销安排及市场定价,境内外团队高度协同,保障项目执行。

  普华永道预计,香港IPO市场于2025年下半年或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将有90家至100家企业上市,筹资金额可望超过2000亿港元。这也将为中资券商带来更多业务增长空间。

  在全球资本秩序重构的背景下,**市场的强大韧性愈发凸显。相较于外资,中资券商深耕**市场、服务本地企业“出海”的能力是其他****投行难以具备的优势,此前一系列成功案例已然彰显出中资券商的实力与潜力。

  对此,华泰联合证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资券商通常具备服务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双重经验,对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审核要求及市场特点有着**而深入的理解,包括两地监管部门的审批流程、规则细则和合规要求等。尤其是在当前证监会加强与香港资本市场联动的大背景下,中资券商的政策敏锐性和解读能力更显突出。伴随**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政策的逐步落实,中资券商能够快速把握政策动向,主动适应境内外监管环境的变化,为企业提供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服务。”

  拓展香港市场业务边界

  如今,中资券商在香港市场的发展模式已发生深刻变革,收益来源从承销费延伸至全链条服务环节。在巩固传统投行业务优势的基础上,中资券商积极探索创新业务领域,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比如今年6月份,国泰君安**“1号牌升级”,成为**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相关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服务覆盖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在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过程中提供意见,以及发行、分销包括场外衍生品在内的虚拟资产相关产品。消息公布当天,其股价单日**198%,带动整个港股券商板块沸腾。

  在与机构的深入交流中,记者了解到,中资券商的**业务模式正持续向多元化转型,通过横向开拓业务领域,在投行、机构经纪、资管、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发力。相较于以往依赖市场行情带来的被动资产增长,如今的中资券商正逐步实现主动资产增长,通过“投行 投资”的创新模式,满足**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对冲交易等多样化需求。

  在实践层面,中资券商在港展业已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组合拳”式打法。上述华泰联合证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的优势,通过以项目为**的**协作机制,内地与香港团队无缝衔接、紧密配合,为客户提供覆盖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支持,借助团队对境内**易规则及资本市场运作的深度理解,设计出更加灵活、精准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融资和战略需求。”

  人民币**化进程也为中资券商在港展业提供了底层动能。据**人民银行统计,2024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约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随着人民币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和地区开始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和贸易结算货币,这将为中资券商开展跨境业务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跨境理财通的升级则提供了另一个观察视角,中资券商积极深化和拓展互联互通机制,发挥香港作为中资企业海外投融资**的优势。2024年11月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十周年。十年来,中资券商积极布局香港市场,优化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以2024年为例,中资券商服务港股通交易金额11.2万亿港元,同比增长64.9%,持续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如今,“跨境理财通”已进入2.0阶段,券商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构建多元合理产品池,并**升级交易系统保障稳定运行,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跨境理财服务,助力财富管理提质增效。在广发证券非银**分析师陈福看来:“中资券商服务港股交易与香港财富管理需求有望快速提升,跨境理财通2.0升级释放南向投资需求,中资券商深度参与。”

  展望未来,中资券商有望通过“立足香港、布局亚太、辐射全球”的**化路径,积极服务境内外投资者持续攀升的全球资产配置需求。通过**提升跨境交易能力,头部中资券商有望成功跻身****投资银行行列,并持续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金融**及全球资本配置枢纽的战略地位。

李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