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基数北京
作者:LR •更新时间:2025-07-06 00:47:06•阅读 0
《北京公积金基数解析:影响及计算方法详解》
公积金基数的概念
公积金基数,是指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每月缴纳公积金的基数,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公积金基数是计算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和单位月缴存额的重要依据。
公积金基数的影响因素
1、工资收入:职工工资收入是计算公积金基数的直接因素,一般情况下,职工工资收入越高,公积金基数也越高。
2、社会平均工资:部分城市规定,公积金基数不得低于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不得高于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
3、个人缴存比例:职工个人缴存比例是指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占其工资收入的比例,不同城市和个人情况不同,缴存比例也有所差异。
4、单位缴存比例:单位缴存比例是指单位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占职工工资收入的比例,单位缴存比例通常高于个人缴存比例。
公积金基数的计算方法
1、按工资收入计算:职工工资收入乘以个人缴存比例,即为个人公积金月缴存额,单位按照相同比例缴纳,即为单位公积金月缴存额。
2、按社会平均工资计算:以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根据个人和单位缴存比例计算公积金月缴存额。
北京公积金基数具体规定
1、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北京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108464元。
2、个人缴存比例:职工个人缴存比例不得低于5%,不得高于12%。
3、单位缴存比例:单位缴存比例不得低于5%,不得高于12%。
4、公积金基数上限: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即324382元。
5、公积金基数下限: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即64768元。
了解公积金基数的相关知识,有助于职工合理规划个人财务,提高生活质量,企业应按照规定缴纳公积金,保障职工权益,在计算公积金基数时,职工和企业需注意以上因素,确保计算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