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多项指标进展超预期、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十四五”我国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7月9日,**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在5.5%。

  “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郑栅洁表示。

  实体经济根基越来越强

  “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在5.5%,可以说,我国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应该是前所未有的。”郑栅洁说。

  除经济总量外,郑栅洁表示,**还是全球**制造业大国、**货物贸易大国、**外汇储备大国、**能源生产大国、**人力资源大国,拥有世界上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了全球数量最多的5G基站。现在,**的实体经济根基越来越强,“十四五”以来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郑栅洁介绍,我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平均水平。

  消费向新而行 投资向优发力

  **发展改革委**袁达表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内需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再次充分证明这一点。

  “从内需整体看,过去4年**经历了**环境剧烈变化等多重困难挑战冲击,但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5.5%的增长速度,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袁达说。

  从内需构成看,袁达介绍,消费向新而行。过去四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此外,投资向优发力。过去四年投资积累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2%,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经过四年多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重大成效,预计年底前能**完成规划目标。

  李春临称,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确保102项重大工程圆满收官;同时,科学谋划“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为推进**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谈及吸引和利用外资,**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表示,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十三五”期间的总额。外资企业贡献了**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周海兵说,面向未来,**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导向是一以贯之的。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高标准落实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加强服务保障,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欢迎各国企业继续深耕**市场,共享**发展红利,更好实现互利共赢。”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