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理财产品“吸金”与“提前止盈”并行 潜在风险需综合考量
近期多只美元理财产品呈现高收益“吸金”与“提前止盈”并行的特点。其中,部分产品因触发预设止盈机制提前终止,另有部分在售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已超过4%。
不过,业内专家提醒,美元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主要源于美国较高的基准利率,不过其背后潜藏的汇率波动风险与利率下行风险尚未被充分考量。投资者不应仅从单一维度比较收益,而应综合评估自身风险偏好、资金期限及汇率对冲能力,避免盲目追逐高收益。
美元理财热度不减
今年以来,部分美元理财产品陆续出现止盈提前终止情形。7月8日,招银理财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发行的招睿美元海外QDII(存款存单及国债)尊享目标盈6号固收类理财,原预计到期日为2026年12月15日。根据产品说明书的相关约定,该产品现已达到止盈条件,将按产品说明书约定于2025年7月10日提前终止。据悉,该产品的止盈目标收益率为4.2%(年化)。
除了招银理财,今年2月25日,农银理财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发行的农银精心·灵珑2024年**5期固定收益类美元理财产品(目标盈)原预计到期日为2025年5月12日。根据产品说明书的相关约定,该产品已达到止盈条件,并已于2025年2月27日提前终止。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类产品提前终止属正常现象,主要是由于产品设计中预设的止盈机制被触发。此类产品通常会设定“止盈目标收益率”,一旦实际收益率提前达标,管理人便会依照条款终止产品以锁定收益。当前美国利率仍处于高位,使得部分产品提前触及预设止盈目标,及时落袋为安将可以规避后续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从市场表现看,美元理财热度不减,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上新”。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0日,美元理财存续产品总量1328只,存续规模达4616.99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50.2%。
此外,在售美元理财产品中,有多款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已突破4%。例如,中银理财推出的多款固定收益类美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为4%左右,该行代销的汇华理财“时间朋友”系列两款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更是达到5%至5.45%;农银理财近日推出的多款美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在1.5%至4.6%区间,主要投向境内外固定收益类美元资产。
警惕汇率风险
当前,部分美元固收类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4%左右,显著高于同期同风险级别的人民币理财(约2%),这种利差主要源于美国的高基准利率。但需注意,两类产品风险敞口差异明显:人民币理财对**投资者无汇率风险,而美元理财除基础风险外,还需叠加汇率波动影响。
在高政扬看来,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取决于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美元指数走势。目前美国利率虽仍处高位,但已进入降息周期,下半年美联储或进一步降息,长期来看美国利率将逐步下行,这会直接压缩美元存款及债券类资产的收益率。与此同时,若美元指数因降息预期走弱,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元理财的实际回报,形成“收益下滑 汇率波动”的双重侵蚀。
中信证券**经济学家明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短期内(3个月—6个月),美元理财收益或维持在4%以上水平,但中长期下行趋势明确,若美联储9月份启动降息,美元理财收益或在2025年末回落到3%至3.5%区间。
高政扬认为,对投资者而言,购买美元理财时,一是需明确实际收益与目标收益的区别,目标收益并非实际收益。二是要关注利率风险。若美联储提前降息,美元资产收益率可能快速下滑。三是需警惕汇率风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可能**抵消理财收益,若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不断贬值,还会产生汇兑损失。四是要留意流动性风险。部分封闭式美元理财产品期限较长,若投资者需提前赎回,可能面临折价或无法退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