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新能源领域央企发力资本运作 上市与整合稳步推进

  华电新能在上交所正式上市,华润新能源上市稳步推进……一批新能源领域央企正加速挺进资本市场;**电投、**能源集团等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重组整合正密集展开。

  业内人士认为,此轮新能源领域央企的资本运作,将加速提升行业集中度,重塑竞争格局,推动培育具有全球话语权的龙头企业。未来央企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亟须精细化运营与价值链深耕,资本运作将聚焦战略整合,向头部集聚趋势明显。

  华电新能在上交所上市

  华电新能于7月16日**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0930,募资规模达181.71亿元,发行价格为3.18元/股;公司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和长期资本,战略配售占发行数量的50%。

  据了解,华电新能是**华电新能源业务**整合的**平台,目前已构建形成风光核储多能互补的产业格局。本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投向风光大基地项目、就地消纳负荷**项目、新型电力系统协同发展项目和绿色生态文明协同发展项目,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增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提升业绩的新动力,形成“开发更加有序、建设更加**、运营更加稳健”的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与此同时,另一新能源巨头——华润电力分拆的华润新能源,其深交所IPO进程亦步入关键阶段。公司于4月23日进入“已问询”状态,拟募资达245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

  此外,**电建早前曾公告称拟分拆下属控股子公司电建新能源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未来有望成为央企新能源板块的又一资本市场“新星”。

  “新能源行业当前处于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竞争核心已从抢占市场规模转向比拼技术、资本和资源整合能力,行业布局逻辑向市场驱动的价值重构转型,精细化运营和价值链深耕成为新能源行业必然选择。”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教授孙传旺表示。

  **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预计,央企集团会将更多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更多央企的新能源业务将分拆上市,有利于能源类央企上市公司提高估值水平。

  央国企新能源整合加速

  得益于政策支持,新能源领域央国企整合动作不断。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五大电力集团启动的重组项目规模超千亿元,涉及核电、新能源等领域。

  龙头企业率先行动。**电投集团正加快推进旗下**电力、远达环保和电投产融三家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其中,远达环保4月16日公告拟收购五凌电力和广西长洲水电两家公司股权。**能源集团4月份曾表示,拟向龙源电力注入8家新能源公司股权,合计装机容量达203.29万千瓦。

  新能源领域央企新军相继崛起。如4月22日,**资环新能源科技公司成立,公司将深耕风、光、储、热等新能源领域,开展新能源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及碳足迹溯源。

  “未来几年并购市场将持续活跃,新能源领域将从规模扩张转向战略整合,集中度加速向头部集聚,以技术和产业链安全为导向的‘战略型并购’将成为主流。”孙传旺表示,未来新能源领域资本运作将聚焦战略整合,向头部集聚趋势明显。在他看来,动力电池领域将**保障锂电产业链安全与材料升级;电网运行侧重推动绿电消纳的智能电网及配套设施;储能技术则**关注以钠离子电池为代表的下一代技术与系统集成。

  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

  专家认为,新能源行业格局正加速走向成熟与稳定,在转型关键期,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已成为央企当务之急。

  吴刚梁认为,央企在风电、水电、核电等新能源领域表现较为出色,成为行业排头兵。未来新能源央企的发展战略应更加精细化和**化。对内,应大力剥离低效、无效资产,通过推动业务高端化、运营智能化、生产低碳化实现转型升级,激活增长“第二曲线”,**提升资产效能;对外,积极开拓**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

  “这轮资本运作热潮是政策引导、市场竞争与行业发展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孙传旺表示,这轮热潮将深刻改变行业生态:一方面,加速提升行业集中度,重塑竞争格局,压缩低效竞争空间,推动培育具有全球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强力驱动技术迭代升级,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实现研发、生产、应用环节的**联动,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

  对于央企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孙传旺认为,央企需发挥“链主”**作用,平衡**战略与市场效率,在保持国有资本主导作用的同时,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激活市场机制,实现资本配置与**能源安全战略协同;同时,要聚焦创新驱动,优化资本投向与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