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透视经济“半年报”: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

  7月15日,****公布2025年**经济“半年报”。初步核算,上半年,**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当日,多位专家在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举行的“2025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从消费、外贸、就业、金融政策等多个角度对经济“半年报”进行解读。

  宏观政策更加**,新动能接续成长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表示:“在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经济寻找到了更多新的增长点和稳定经济运行的着力点。”

  郭丽岩认为,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打出更**的组合拳,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结构向优。

  需求侧方面,“两重”“两新”政策及时下达,消费品大规模以旧换新政策有效发力,成为消费回升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设备大规模更新持续强化对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支撑,推动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当前,居民家庭对于消费品质升级的诉求日益凸显,对更高品质的绿色、低碳产品以及活跃的文娱、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的需求明显增加。”郭丽岩认为,这充分表明我国消费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供给侧方面,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先进制造业、高技术行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经济运行形成强劲支撑,不仅推动工业增速回升,更助力结构持续优化。

  近期,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破圈”。郭丽岩表示,从其产量增速态势,到其背后产业链“连点成线、集链成群”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望迎来产业化的曙光,从而为经济运行提供更多新增长点。

  外贸韧性持续彰显,开放红利加速释放

  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达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商务部**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表示,数据已明确展现出**外贸的韧性,**成为全球外贸体系中重要的稳定性力量,有潜力也有能力继续保持外贸稳定增长。

  周密提到,近年来,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复苏动能在加强。这种动能加强结合了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空间、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机会。从需求层面看,**在全球有非常好的基础,这也是外贸能够发挥优势的重要原因。

  周密表示,**正持续推动**进口产品关税,除了整体关税下降以外,对许多最不发达**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措施,这一扩大开放的做法使更多**愿意和**建立更多贸易联系。**正利用自身巨大市场,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机会。

  对于下半年外贸发展,周密认为,**与共建“一带一路”**之间贸易关系正在加强。此外,**在产品结构方面还有很多新的可能性和拓展空间,**进口也会更加多元化。一些机制性保障还在不断探索,或将为企业创造更加有效的支撑,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保障贸易的可持续性。

  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市场信心提升

  谈及金融领域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人民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尽管面临很大压力和挑战,但金融领域取得了很好表现。“去年9月24日和今年5月7日采取的两轮金融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赵锡军说。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从1月的1.86%下行至6月的1.46%;央行的另外一项工具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也从1月的2.16%下行到6月的1.5%。这些利率的下行从**资金成本层面支持了实体经济运行,支撑了经济回稳向好。

  同时,信贷结构也在不断改善,面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加大,**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增速。

  中信证券**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上半年,**经济总量稳中有进、结构不断优化,实现5.3%的增速背后,与财政、金融政策持续发力所带来的支撑密不可分。

  明明认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明显上升,呈现前置特征。例如,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从1万亿元升至1.3万亿元,其中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从1500亿元翻倍至3000亿元;新增专项债4.4万亿元,增量部分会主要集中在地产收储领域。

  “政策的积极效果还表现在市场不断回暖。以资本市场为例,自去年9月24日以来,市场总体持续回升,上证指数近期已来到3500点之上,这表明市场信心不断提升,预期不断改善,政策对市场起到了很强的支撑作用。”赵锡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