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6000项 第三届链博会闭幕
7月20日下午,为期5天的第三届****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闭幕。据****贸易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促会”的不**统计,本届链博会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6000项。
“链博会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重要平台载体,是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重要公**品,彰显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在当日举行的第三届链博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前两届相比,本届链博会层次更高、人气更旺、交流更广、成果更实。“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兴旺’。”他说。
据介绍,本届链博会共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超21万人次,比上届增长5%。展会期间,79个部委团组、各省(区、市代表团及大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现场参观交流;有关单位组织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精准匹配2.4万次,是上届的4倍;各方共举办70场会议活动,包括**工程院院士、世界500强企业和**组织负责人等在内的1.4万余人参会交流。
创新是链博会的底色,也是链博会的生命力所在。在去年“6链1展区”的基础上,本届链博会新增“创新链专区”,吸引了14家企业、机构参展,其中既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权威机构,也有**知识产权局等**主管部门。同时,本届链博会还**设立了“链博**站”新品发布专区,参展商**、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比上届增长67%。
“创新力”更强的同时,本届链博会的“**范”也更足。数据显示,第三届链博会吸引了超65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涉及75个**、地区和**组织,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其中欧美参展商达境外参展商总数的55%。今年,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5%,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65%。
与其他展会相比,链博会不追求短期的现场交易成交额,更注重推动长期互利合作。李兴乾介绍,今年创新优化了链博会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突出帮助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找朋友、找伙伴、找解决方案、找应用场景”。据统计,连同参展商带来的5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本届链博会的实际参展商达1200家。展会期间,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联系。
今年链博会发布了“一报告四指数”,即2025版《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及全球供应链促进指数、连接指数、创新指数、韧性指数。这4个指数构成了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其中创新指数、韧性指数为**推出。《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4年,构成指数矩阵的4个指数值均有所提升,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分析认为,上述结果充分表明,虽然世界经济当中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正在持续增加,但促进因素始终占据主流,全球供应链正朝着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这也再一次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赵萍说。
第三届链博会虽已圆满收官,但全球供应链合作促进的故事还将继续。在7月20日上午举行的第四届链博会参展签约仪式上,霍尼韦尔、西门子、康宁公司等102家中外企业和机构签署参展意向,提前锁定了第四届链博会的席位,签约数量比去年增加了50%。签约企业普遍认为,经过3年的精心培育,链博会**化水平不断提升、影响力持续增强,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经贸盛会和全球共享的**公**品。
今年链博会期间,**贸促会还联合200多家参展企业成立了链博会参展商联盟,旨在发挥成员企业优势,构建促进参展企业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新平台,打造“**落幕的链博会”。**工商银行担任联盟的首届轮值主席单位。
“链博会展商之间不是‘掰手腕’抢客户,而是‘手拉手’找伙伴。”**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链博会参展商联盟是参展企业扩大朋友圈、共建生态圈的重要路径,“希望广大企业依托参展商联盟合作开展技术交流、供需对接、联合研发、项目推广等活动,进一步整合资源,把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