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创板新政为指导,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证监会近日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这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迈出关键一步,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科创成长层”是重大制度创新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是监管层为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而设立的专门层次,主要服务于技术有重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但尚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是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一是有利于优化科创板市场投融资生态。从近年**外实践看,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在新的形势下,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对于提升创新资本形成效率,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意见》坚持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改革优化科创板发行上市等制度,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加大对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助于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促进中长期资金向新质生产力企业集聚,促进我国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有利于全链条疏通优质科技型企业资本循环。《意见》在持续抓好“科创板八条”落地实施的基础上,以设置专门层次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着力打通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设置科创成长层后,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纳入其中,让未盈利企业有“专属赛道”,打破“唯盈利论”的桎梏,可打开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资本通道,全链条疏通优质科技型企业的资本循环,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三是有利于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稳增长 调结构时代,科创板承担了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汇聚了领跑**甚至全球的科技先锋。《意见》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公司的上市诉求。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主要适用于产品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企业,目前已在生物医药领域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近年来,一些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的企业也提出了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诉求。设立科创成长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满足这些企业的现实需求,可极大提升科创板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科技与资本的**融合,将进一步打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
找准推动融合发展的着力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意见》是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举措,应以此为指导,找准以下几个着力点,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以《意见》为指导,着力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纷纷通过优化上市条件、新设市场板块等制度改革创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包容的市场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市场吸引力,以加速抢夺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资源。因此,在全球大国科技博弈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各方对资本市场支持服务科技创新寄予更高期待。《意见》通过新设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以制度创新精准对接优质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制度试验田”,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对创新企业的适配性。应以此为契机,重构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互动逻辑,为未盈利硬科技企业打造专属的资本“孵化器”,形成硬科技的资本集聚效应,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第二,以《意见》为指导,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供给不足的影响,我国关键环节原创技术比例较低,底层基础技术缺乏,基础工艺研发能力薄弱,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重大装备、开发平台等对外依存度较高,发展受制于人。《意见》提出,需要尊重科技创新规律,适应科技型企业盈利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等特征,更好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未来应进一步优化发行制度,聚焦市场关切,打通堵点难点,统筹推进投资端、融资端改革举措,健全竞争性支持与稳定性支持相结合的研究投入机制,在更大程度上,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第三,以《意见》为指导,着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此次政策传递出的信号是,进一步确立新质生产力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锚点与评价坐标,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进入了“精准滴灌”的新阶段。随着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地,我们有望看到更多技术领域的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实现突破,更多长期资金与科技企业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态共同体,企业的技术厚度、创新路径、产业前景,将逐步取代短期利润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变量。未来,可推动更多具备战略方向和产业穿透力的公司、具备硬科技属性与高质量增长潜力的企业获得更多政策与资金支持,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特别要加大对有基础支撑作用、有较大正向外溢效应的产业领域的投入,形成技术突破—资本支持—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第四,以《意见》为指导,统筹改革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创新必定有风险,而且越是具有原创性的创新,耗费的时间越长、投资风险越大,如何精准识别风口中的优质科技型企业,历来是资本市场的关键命题。投资没有盈利的科技成长型企业与投资有盈利的价值型企业是不同的。因此,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健全针对创新举措的风险应对处置预案,对于科创板市场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未来要按照**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好改革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从严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等恶性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有效发挥金融服务创新的作用,基础性的制度设计非常重要。本次科创板的改革,本质是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规律的深度适配,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打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构建了更具韧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作者系**浦东干部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