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富邦基金:为什么说保险比银行更保险?
今年以来,在低配和避险逻辑下,银行股凭借资金面、政策面、情绪面的利好变化,估值不断修复,根据wind数据,截至7月22日,中证银行指数今年内的涨幅达到13.31%,银行板块A股市值破10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一时间资金蜂拥至银行板块,然而随着银行板块拥挤度加剧,投资性价比下降。
反观保险指数,正凭借低估值+较强的赚钱能力走向大众视野。下面我们来**讲讲保险指数的投资价值点都在哪里。
一、估值更具性价比
首先从盈利估值匹配度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中证银行近十年市盈率7.32倍,处于历史94.91%分位数,市净率0.73倍,处于近十年历史46.18%分位数,也就是说目前银行指数整体估值在历史上并不低。
保险主题指数,目前市盈率为7.92倍,处十年以来30.33%分位数,市净率0.86倍,十年以来30.33%分位数,保险估值水平比历史十年69%的时间都要便宜。公募基金对保险股持仓仍处于低位,一季度末保险板块持仓占比仅为0.91%,较标配1.99%仍有显著差距,个股则不同程度欠配。
二者相较之下,目前银行股拥挤度高,估值高,而保险股处于低估值、欠配状态,性价比凸显。
二、资负双端共振 基本面改善
负债和资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就像两条腿,一方面,保险公司通过销售相关保险产品收取不菲保费,另一方面,将收到的保费投资到债券类资产、A股、银行存款等获得利差,这也是保险公司业绩增长的内生动力。
从目前保险板块的投资端来看,有几组数据可以关注下,2013年—2024年,保费规模从1.7万亿增长到5.7万亿,年化复合增长率达10.61%,跑赢GDP增速。2024年ROE 17.74%,排名全行业第三,稳健的ROE表明保险行业盈利增长的高质量属性,2025年保险行业保费收入愈发稳步增长且增速加快的态势,根据**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5月末,保险行业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0602.0亿元,同比增长3.77%。
另一方面,监管要求大型国有险企将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随着A股近期走势震荡上行,保险资产端、负债端形成共振,基本面显著回暖。
而银行盈利能力受利率下调影响,息差走低,考虑当前银行的盈利能力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银行指数整体的 ROE 水平是9.33%,处于历史**水平,利润增速同样维持在 0~2%的历史低位。换言之,当前银行的盈利能力处于历史底部。
三、监管支持双向发力
近年来保险业监管政策态度积极友好,持续引导行业缓解利差损风险。2025年监管先后发文规范**险、分红险结算要求,深化代理人营销体制改革。
同时进一步放宽险企权益投资限制,引导长期资本入市,此前,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周期考核的通知,《通知》通过将70%考核权重锚定三年以上周期,有望从根源上化解保险资金属性与考核错配的矛盾,持续释放险资增量资金潜力。结合偿付能力优化、风险因子调降等配套措施,此后险资持续加大资金入市规模。
风险提示:投研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或未来投向保证。观点具有时效性。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