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邮储人丨警惕!金融监管名义也能假冒?邮储银行教你识破诈骗陷阱
近期,深圳出现一起冒用金融监管名义的**案例,经邮储银行工作人员的敏锐处置和拦截,帮助客户成功挽回资金损失。
1.客户存款遇险
不久前,邮储银行深圳九州支行一位客户经理在下班后收到客户刘女士的微信消息。刘女士称自己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作人员”,声称刘女士在某短视频平**理了会员服务,将于今年底扣费两万元,让刘女士进行确认。刘女士从未办理过相关服务,中途有事挂断电话后却再也联系不到对方,她心急如焚,便找到邮储银行客户经理,希望客户经理能够帮助自己解决这一难题。
凭借敏锐的职业嗅觉和丰富的**经验,邮储银行客户经理判断刘女士遭遇了电信**。为避免刘女士上当受骗,客户经理**时间与其进行语音通话,**刘女士的情绪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据刘女士介绍,自己从未开通过会员服务,但对方准确说出了刘女士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并称刘女士信息可能被他人盗用,需要配合解除绑定,否则将继续扣除相关费用。因对方报出的身份信息**正确,刘女士便相信对方是“**公职人员”,在对方的要求下,刘女士打开一个名为“**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不明小程序,申请解除自动扣费协议。对方告诉刘女士需要向“安全账户”转账,才能顺利取消扣费,并要求她将银行卡账号及密码告诉对方。由于刘女士急需处理工作,在将信息提供给对方后,刘女士就结束了通话。当刘女士工作结束后再回拨,便显示对方不在服务区,无法再次联系到对方。
“刘女士,您遇到的是电信**,对方是不法分子,现在请立刻拨打我们银行的服务**对银行卡进行临时挂失,再拨打110报警电话,避免对方将您账户里的钱转走!”当晚,邮储银行客户经理一边稳定客户情绪,一边给出专业建议,指导刘女士挂失账户并报警。随后,在客户经理引导下,刘女士次日一早来到邮储银行网点营业厅更改了账户密码。客户经理对刘女士进行了细心的**宣教,向其展示了多起同类型**案例,揭示此类**的套路与本质,提醒刘女士不要轻信不明来电及陌生信息,避免再次上当受骗。
2.银行**阻断**
经过邮储银行深圳九州支行客户经理的及时处置和拦截,刘女士账户资金未被**分子转移,避免了两万元的资金损失。就此,提醒广大客户,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切勿向陌生人透露身份信息、家庭信息、金融账户信息,在核实情况前,**向陌生人汇款及转账,如遇电信**,**时间报警。
媒体记者注意到,2023年7月12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风险提示,提醒社会公众警惕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打着“P2P清退回款”“**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行为。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明确作出三点提示:
一是金融监管部门不直接办理金融业务,也不会与消费者有**资金往来。
二是消费者如有金融需求,应通过具备相应业务资质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媒体等非正规途径推销的金融产品。
三是对于不明来源的“内部消息”以及非官方渠道发布传播的信息,消费者要仔细辨识,审慎对外提供个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