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绿动未来,共赴新程,杭州银行以金融“绿色密码”书写ESG先锋答卷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发展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作为扎根浙江、服务长三角的城商行,杭州银行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前瞻性,将绿色金融纳入战略核心,通过完善政策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创新产品服务,构建起“全链条、**度、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用金融“绿色密码”为浙江经济低碳转型注入澎湃动能。

  一、筑基:政策机制“组合拳”,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底座

  绿色金融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刚性约束与机制的精准引导。杭州银行以顶层规划为**,打出政策“组合拳”,为绿色金融业务铺设清晰路径。

  战略**明方向:制定《杭州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聚焦**产业节能减污降碳及防灾增绿领域,从战略**、产融对接、产品创新到社会责任履行,构建绿色金融长效发展机制,将服务“双碳”目标深度嵌入全行经营逻辑。

  风险管控强保障:出台《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办法》,**将ESG风险管理**纳入全行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制度完善、流程优化,实现ESG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为绿色业务稳健发展筑牢防线。

  尽职免责激活力:印发《普惠信贷、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业务尽职免责实施意见》,明确绿色金融从业人员的免责边界,**“不敢贷、不愿贷”顾虑,让一线团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全流程渗透提效能:修订《公司业务授信工作尽职管理办法》,将ESG风险嵌入授信调查、审查、审批全流程,并要求企业碳排放信息“应查尽查”,对低碳、循环、生态保护类项目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真正实现“绿色业务优先办、**办”。

  从战略到执行,从风险到激励,杭州银行以“制度 机制”双轮驱动,让绿色金融从“软任务”变为“硬约束”,为业务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赋能:激励约束“双轮驱动”,激活绿色金融内生动力

  如何让绿色金融“既**度、更有温度”?杭州银行通过“考核指挥棒”与“资源倾斜”双向发力,激发全行上下服务绿色的主动性。

  对内分层考核,让“绿色贡献”可量化、可兑现:董事会将“新增绿色信贷”纳入**管理层绩效考核,总行部室将绿色**纳入条线KPI及附加考核,执行不力则扣减**工作分数;直属机构设置绿色金融专项KPI,客户经理个人绩效与绿色**规模、质量直接挂钩。一套“全员覆盖、全程挂钩”的考核体系,让“做绿色业务有回报、多做绿色业务多受益”成为共识。

  对外差异定价,让“绿色企业”享实惠、降成本:针对碳减排**、环境权益抵质押**、可持续挂钩**等**领域,杭州银行实施差异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企业融资成本;对外则推出绿色项目优惠利率,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低碳转型。

  三、创新:产品服务“多点开花”,绘就绿色金融生态图

  绿色金融的生命力,在于与实体经济需求的深度适配。杭州银行立足浙江产业特色,围绕企业、个人、社会多元需求,持续创新产品服务,打造“可感知、可获得、可持续”的绿色金融体验:

  企业端,全周期服务覆盖:落地可持续发展挂钩**,将**利率与企业碳减排目标挂钩,激励企业主动降碳;创新“一**办”排污权抵押融资,盘活企业环境权益资产;深化绿色供应链金融,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低碳转型资金支持。更推出“绿色存款”业务,引导企业和个人将资金投向绿色项目,搭建“存绿—用绿—护绿”循环桥梁。

  个人端,低碳生活新场景:针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潮,推出个人信用卡新能源汽车分期**,**购车门槛;联合车企、充电服务商打造“绿色出行权益包”,让低碳消费可积分、可兑换。

  社会端,责任投资践初心:中标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托管银行,该基金是浙江“4 1”专项基金群重要成员,助力新能源汽车集群化发展。此外杭州银行全资子公司杭银理财在成功运作**混合(偏债ESG FOF后,再推首支ESG主题“固收 ”产品——鸿益(ESG优选,让投资者在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同时,为绿色低碳、社会治理、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绿色金融“看得见、摸得着”,更推动其从“单一信贷”向“综合服务”、从“企业端”向“个人端”延伸,构建起开放共享的绿色金融生态。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