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防撞神器”真能助你成为开车“大神”吗

  近两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日益精进和广泛应用,自动辅助驾驶技术发展势头强劲。在此背景下,近期市场上涌现出一类针对未搭载自动辅助驾驶技术车辆推出的“汽车防撞神器”,宣称只要为车辆加装相关设备便可大幅提升整车的行驶安全性。事实果真如此吗?《**消费者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全程防撞”引关注

  “我们的产品可以确保车辆行驶速度在每小时3公里至120公里区间范围内全程防撞,如果前方遇到危险情况系统会自动刹车,让您成为开车‘大神’。”今年以来,以“护航智能汽车防撞系统厂家”自居的河南护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护航实业在其产品介绍视频中运用“防碰撞”“高安全”等宣传话术,引发众多消费者关注。

  护航实业官网介绍称,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又称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产品功能包括汽车防撞预警、汽车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等。在这一技术赋能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前方目标(车辆或障碍物小于安全距离时,系统会立即显示红色警示同时发出警示声音,利用声光报警提醒驾驶员采取措施,避免碰撞发生;若在系统预警后,驾驶者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系统将自动启动紧急制动,有序调控车辆减速,直至危险解除。该系统通过智能感应与主动干预机制实时监测车辆行驶状态,能大大**因疲劳驾驶、疏忽大意、注意力不集中、误把油门当刹车等导致的追尾事故率。此外,该系统还具备倒车限速机制,倒车时车速将被自动限制在每小时10公里以下。不仅如此,当车辆在倒车过程中探测到后方有障碍物时,系统会在距障碍物约20厘米至40厘米处刹停。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的渗透率是55.7%,业内预计这一数字到今年年底可能会接近65%。

  尽管自动辅助驾驶技术正在加速普及,但放眼**庞大的汽车保有量,目前市场上依然有数以亿计的传统汽车属于L0级,即**人类驾驶。这些车型由于生产时间较早、技术发展尚不成熟,所以未搭载**辅助驾驶系统。

  一位自称姓赵的护航实业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在售的汽车自动防撞系统主要有两款,分别为售价1.39万元的基础版和售价1.98万元的高配版。其中,升级款增加了ACC自适应巡航功能。“如果车辆自身具备防撞功能,也可以加装护航汽车主动防撞系统,形成安全双保险。”他说。

  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护航实业赵姓销售人员表示:“我们的产品不受光线影响,白天、夜晚都可正常使用,具备远距离探测能力且抗干扰能力强。同时,触发自动制动前会先自动切断动力传输,保障制动过程平稳缓和且危险解除后刹车立即解除;可以**计算起刹时刻,刹车介入时间仅延迟半拍,不影响司机正常开车。”

  事实上,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商与汽车企业携手打造汽车产品在业内非常普遍。护航实业称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在向**整车厂家提供自动防撞技术以及产品解决方案、为客货运输集团提供产品服务的同时,还可为普通乘用车用户提供汽车安全产品服务。

  当记者表示自己的车辆并不拥有**自动驾驶功能配置时,护航实业赵姓销售人员表示:“对于未配备相关功能的车型而言,加装后的效果将尤为显著,建议选择高配版产品。”

  5月13日,**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标准和法规是确保汽车产品稳定运行最关键的“护城河”,特别是智能驾驶技术,近期有关部门公布了一系列标准,希望行业回归理性竞争轨道。在此背景下,个人私自对车辆进行相关功能加装,因无法判断加装流程是否符合技术标准、产品在实际应用中能否起到应有效果等,会导致加装后的车辆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为吸引消费市场关注,护航实业赵姓销售人员在其视频号上发布相关产品介绍时称:“护航实业的汽车自动防撞系统性能比以安全著称的某品牌高3倍。”这种说法在评论区引发多位消费者的质疑。但对消费者关于宣传内容真实性的验证诉求,护航实业始终未作出明确回应。

  在**汽车测试中,**汽车技术研究**新车评价规程对自动紧急制动测试时速有明确且严格的要求:在车辆追尾自动紧急制动、行人自动紧急制动、二轮车自动紧急制动3项自动紧急制动测试中,测试车辆**时速均在60公里/小时以内。而护航实业则宣称可将这一标准提升至120公里/小时。换言之,护航实业宣称其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远超行业标准要求。这样的宣传,容易让消费者对产品功能产生盲目信任,进而误导驾车行为。

  “安全是车辆行驶的**底线。车辆原装系统通常不随意支持加装,加装的功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也未得到充分验证。”付于武说。

  从公共管理角度来看,个人加装是否涉及违规改装,目前的规则定义尚不明确。《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

  当记者就这一问题询问护航实业赵姓销售人员时,对方回复称“这是加装,不是改装。”同时发来了一份nqa认证,证明护航实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主动防撞系统的设计与生产,但并未直接回答。

  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多家主管部门,得到了以下回复:

  5月13日,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海淀清河交通队执法站工作人员向《**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私自改装行为都须向当地车管所进行备案,否则,一旦被交警部门查处将会面临处罚。

  随后,记者向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了解加装汽车自动防撞系统能否进行备案。5月14日,北京市**交通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称,目前小客车变更备案信息中包括加装车顶行李架、换装不同样式的散热器面罩、保险杠、轮毂。此外,变更车身颜色、加装或拆除肢体残疾人操纵的辅助装置可变更登记。没有登记的相关改装是不能办理的,从规则上是不允许修改的。

  5月14日,记者向北京市机动车检验的主要机构之一——北京市朝开小关汽车检测有限公司了解这一情况。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私自加装汽车自动防撞系统方式相当于为车辆从“低配”升级到“高配”,汽车4S店不会提供相关服务,这不是简单地加装一个面板,还会涉及加装元器件和零部件,使用效果也可能难以比肩原车,不建议消费者采取这种方式。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