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产融结合 有色产业链应对风险底气足
明亮整洁的车间内,一卷卷铜材排列整齐,一台台AGV运输车穿梭在既定行道上,工人忙碌在数字操作台和监控视频前——这是宁波金田铜业车间里的生产场景,也是现代化有色加工企业稳健发展的缩影。
长三角地区是有色金属的贸易集散**,聚集了大量贸易和加工类企业,且多数是民营企业。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调研了解到,面对近年来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长三角有色产业链企业一手抓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一手抓产融结合,以金融力量赋能稳健经营,做到了“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以新技术促进生产效率提升
铜加工往往被视为传统行业,但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这个行业兴起了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科技叙事”。
金田铜业成立于1986年,39年间,从一家做砂轮的乡镇企业,成长为我国产业链最完整、品类最多、规模**的铜及铜合金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于202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如何通过AI等新技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对于这个热门话题,金田铜业有自己的见解。
2021年,金田铜业建成了宁波首批5G智能工厂,在产品质检环节实现“5G AI视觉检测”。简单来说,公司生产的铜带产品经高清摄像头进行视觉高速检测,结合数据库分析可识别表面99%以上的缺陷。
“这不**效杜绝缺陷产品流入客户的风险,保证产品品质,而且可以通过数据模型计算分析出**分切方案,减少剪切余料,提升产品成材率。”金田铜业生产技术**主任项燕龙介绍,公司**推进数智转型,借助AI、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已实现关键设备联网率100%、关键设备数采覆盖率82%以上,大幅提高了运营效率。
在有色贸易环节,近年来也诞生了新技术赋能的典型案例。
中基宁波集团是宁波**的进出口贸易企业,居**民营企业500强第73位。2024年,公司和腾讯合作,将腾讯的数据中台与公司的大宗商品贸易场景相结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期现一体化管理系统(CTRM系统。
中基宁波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研CTRM系统集交易管理、风险管理、市场分析与预测、合规管理于一体,有效解决了产业链企业缺乏研究能力、风险敞口计算复杂、期现匹配困难等痛点,目前已在上下游**客户投入使用。经测算,该系统**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17%,节约人力成本约10%。
“CTRM系统本身是私域化部署的。针对宁波中小企业较多的特点,我们又开发了SaaS系统,客户可以用很小的成本租用。我们希望运用公司在贸易流通领域积累的经验,承担‘链主’角色,以数字化内容赋能宁波的区域发展。”中基宁波相关负责人说。
提高产品和服务核心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高端领域的业务拓展,也是近年来有色产业链企业的努力方向。
项燕龙介绍,过去,金田铜业的主要产品是铜线、铜管、铜棒等,大部分与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相关。2017年,公司提出了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着手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赛道布局。
以新能源汽车用到的电磁扁线产品为例。新能源汽车技术快速发展,对电机的电磁扁线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其中,耐高压能力是重要的技术指标。过去,高压电磁扁线基本依赖从日本进口。金田铜业通过技术革新,从400V、800V产品,到如今已经能够生产1000V的电机扁线,帮助新能源汽车实现“兆瓦闪充”,在全球范围内做到技术超越,相关产品已出口销售给海外车企。
“从公司的角度看,产品创新主要有两个维度。”金田铜业**副总裁郑敦表示:一是已有应用场景的迭代升级,例如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客户的技术不断突破,公司产品须进行相应升级;二是新兴场景的拓展,如人形机器人电机,低空经济相关的飞行器电机、微型机场信息传输等,都是公司正在关注的新赛道。
贸易商的核心竞争力则在于服务模式的创新。中基宁波副总裁陈静艳介绍,除传统的外贸服务外,公司聚焦“跨境电商 产业带”模式,打造了以“汽通全球”为代表的跨境综合服务平台。
“长三角地区拥有庞大的汽配产业带,但普遍零散经营,集货能力有限,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物流仓储成本高的难题。此外,汽配产品的定制化要求很高,海外需求无法精准匹配到**厂商,造成资源浪费。”陈静艳表示。
为了解决汽配卖家出海难题,中基宁波搭建了“汽通全球”跨境平台,发挥前置仓与海外仓优势,统一采购、统一运输,优化尾程配送,并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客户精准定位销售产品。通过优化各个环节的相关成本,帮助客户降本增效。
产融结合锁定生产经营利润
近年来,海外不确定因素叠加,导致有色金属价格剧烈波动。以铜为例,伦敦LME铜价从2020年3月低点4371美元/吨起步,至2024年5月触及11104美元/吨的历史新高,涨幅超过150%。
原材料价格高波动将影响加工企业的经营利润。但在与产业链企业的交流中,记者感受到头部企业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比较“淡定”,这缘于行业已进行深度的产融结合。
“金田铜业的业务都以‘铜价 加工费’的模式进行定价。”郑敦告诉记者,公司与客户签订年度贸易合同时,不约定具体价格,只约定加工费,实际交易以接到订单时的铜价为准。这样,公司在订单下达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同步开仓,就能锁定加工费利润。
2024年初,金田铜业接到某客户100吨铜材加工订单,当时上期所铜期货盘面价格在68000元/吨左右,这笔订单就按照“6.8万 加工费”进行定价,公司同步利用铜期货进行买入保值;到4月产品发货时,公司在期货市场平仓了结,虽然此时铜价受海外因素影响已涨至82000元/吨,但由于进行了套期保值,公司有效规避了该时间段的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铜加工产业链已接受这种期现结合的定价模式,全行业绝大部分都是以这种模式进行。”郑敦介绍,金田铜业设立了专门的套期保值管理委员会,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而像中基宁波这样的头部贸易商,在使用金融工具做好自身套期保值的同时,也发挥“链主”角色协助更多中小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陈静艳表示,中基宁波打造了“期现联动、工贸一体、产融结合”模式,把公司的专业研投团队和运营能力融入产业链,为实体工厂提供原料进口、策略研究、风险对冲、库存管理、市场销售等全方位运营服务。在这种服务模式下,工厂只需要专心做好生产、把控产品品质,大幅提升了实体工厂应对风险能力和稳健盈利能力,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共赢发展。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