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难缠”的炎症性肠病 专家呼吁推动疾病早筛早治与规范化管理

  财经5月19日讯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诊疗过程复杂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青少年,因其诊断及鉴别困难,在我国属于少见疾病。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却不断上升。

  5月19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旻湖、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杨红、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郭红,围绕炎症性肠病展开对话,呼吁全社会关注炎症性肠病患者,推动疾病早筛早治与规范化管理。

  资料显示,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前者主要损害结肠和直肠,后者可损害从口腔到肛门之间的任意胃肠道部位,以小肠末端和结肠多见。患者常出现**、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等症状,该疾病可以**但不能**,且易反复发作。

  **炎症性肠病研究组织将**目标划分为三个部分。短期内显著减轻症状;中期目标是临床缓解和炎性标志物正常化;长期目标除了黏膜愈合外,还应确保正常的生活质量和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炎症性肠病应根据临床、生化、结肠镜等结果确定每个阶段的**目标与方案,并通过定期监测评估与适时调整**方案,从而达到****目标。

  “炎症性肠病的**需分阶段实施: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秦,作用于肠道局部,抑制炎症介质,副作用少。中重度或反复发作患者推荐生物制剂、小分子**;克罗恩病则需早期使用生物制剂以减少并发症;手术仅针对肠梗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陈旻湖教授强调,患者务必遵医嘱规范**,足量和足疗程是**发挥**疗效的基础,同时记得定期复查,一旦**评估无效时及时转换**方案。

  杨红教授介绍,美沙拉秦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经典**,剂量需足量且疗程完整,同时口服和局部制剂联用对病变广泛的患者**重要,总体的**疗效**会优于单纯**。对急性重症患者则需升级至**或生物制剂。她表示,新药研发虽多,但经典**与生物制剂各有优劣,临床选择应基于病情紧迫性、**起效速度及患者耐受度。此外,炎症性肠病尤其对青少年社会功能与心理健康影响深远,需联合心理科、营养科开展多学科诊疗,帮助患者重建信心。

  炎症性肠病患者在确诊后,应根据病变部位、病情类型、病变活动度来调整生活习惯。郭红教授建议,处于活动期有溃疡的患者,应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减轻溃疡损伤;确诊克罗恩病的患者,应避免吸烟。同时这两类患者应当避免吃超加工的食物如炸鸡、奶茶等,熬夜、吃外卖的习惯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炎症性肠病应尽早发现及时干预,三位专家建议,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长期**/腹泻者,应在40岁前做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异常时及时进行肠镜排查。对于普通人群,建议45岁起每5-10年查一次胃肠镜;若常吃外卖、常熬夜,可提前至40岁并缩短至3-5年。如果日常发现**带血、不明消瘦或贫血,无论年龄应立刻就诊,避免延误**。

  由于目前社会对炎症性肠病缺乏相应的认知,不少患者确诊后常面临病耻感。为此,专家建议患者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及制定**方案,确诊后积极和学校或工作单位进行沟通,以获得老师、家长心理上的支持,也可以加入病友会互助。针对职场歧视,郭红教授呼吁企业理解患者**需求(如定期输液、鼻饲营养。对于青少年患者,家长应避免过度焦虑,通过规范的**和陪伴,帮助孩子实现疾病长期缓解。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