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增加供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八部门联合出台23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上海证券报记者5月21日获悉,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证监会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

  《若干措施》着重发挥监管、货币、财税、产业等各项政策合力,从增加融资供给、**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提高支持精准性、落实监管政策、强化风险管理、完善政策保障、做好组织实施等8个方面,提出23项工作措施。

  “与之前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相比,《若干措施》具有多方面亮点。”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专家、主任曾刚表示,政策协同性更强,融资支持更丰富多元,成本控制更加精准,提升效率更具针对性,支持精准度更高,风险管理更科学,政策保障也更加完善。

  在增加融资供给方面,《若干措施》要求,做深做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法人类**、民营类**投放;用好支农支小再**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首贷即****,是指在征信报告中无**记录的企业**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小微企业获得****后,后续再获得**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招联**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首贷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一公里”问题,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抓手,未来应花大力气从体制机制、产品服务、科技支撑、考核激励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在**综合融资成本方面,《若干措施》明确,指导银行加强**利率定价管理,合理确定小微企业**利率;****附加费用,指导银行清理违规收费,规范与第三方合作;坚决整治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

  “《若干措施》在**融资成本方面的规定更细致具体。除了管控**利率,还规范**附加费用,清理违规收费,整治非法中介,避免企业因需要增信而增加融资成本,全方位**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曾刚表示。

  为提高融资效率,《若干措施》对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若干措施》要求,稳妥发展线上**,指导银行利用科技手段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高线下**办理效率,合理精简申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指导大中型商业银行合理下放授信审批权限。

  为强化风险管理,《若干措施》提出,修订小微企业**风险分类办法,制定差异化标准,简化分类方法;引导银行向小微企业**倾斜核销空间和资源;以试点方式适当提高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经营用途的信用**清单式核销上限,提升不良**处置效率。

  曾刚预计,《若干措施》实施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可得性将进一步提高,获得的信贷支持增加,股权融资渠道拓宽。与此同时,融资成本将有所**,企业负担减轻,利润空间扩大。此外,融资效率的提升,也将帮助企业更好把握发展机遇。支持精准度的增强,则将助力**领域小微企业获得针对性支持,推动产业升级。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