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热点 聚焦“两重”建设、“两新”政策、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
在日前举行的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就当前经济热点回答记者提问。
李超介绍,在“两重”建设推进方面,2024年**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下一步,将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在“两新”政策执行方面,今年以来,“两新”加力扩围政策加快落地、持续显效,成为扩消费、稳投资、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引擎。截至5月5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五大类产品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过4100万件,超过1.2亿人次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购买了心仪的产品。
**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下达后续资金额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补贴申领流程;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
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营商环境整体向好,政务服务更加便利,要素保障更加**,市场竞争更加公平,企业权益保护更加**。
在**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发展改革委近期启动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李超介绍,此次行动的**是清理不合理规定和各种不合理做法。为此,**发展改革委将明确**整治情形,把实践中常见的准入壁垒问题概括成十五种情形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建立四级政府联动工作机制和新闻媒体监督机制,**畅通问题线索反映渠道,并压实地方责任,抓好整改落实。
在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和效率方面,近日,**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通知》,以“信用代证”切实为企业减负。
为确保这项惠企便民举措在**范围推广并落地生效,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加快编制专用信用报告、证明事项清单等**标准规范,推进专用信用报告跨区域互认互用,推动各地方拓展应用场景和适用领域,实现“应替尽替”,并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地方平台的协同联动,提升信用数据归集共享的**性、及时性、准确性。按《通知》要求,各地方于2025年9月底前**开展“信用代证”工作,**发展改革委将定期对实施进度、实施效果开展跟踪评估。
整治“内卷式”竞争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当前**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一些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突破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扭曲市场机制,扰乱公平竞争秩序。
李超表示,**发展改革委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地方约束,要求各地区不得突破**规定的红线底线违规实施财政、税费、价格、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加快淘汰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科学论证煤化工、氧化铝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引导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