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ETF规模逾4万亿元 券商买方投顾业务内涵亟待拓展
40573亿元
截至2025年4月末,沪深两市ETF总市值为40573亿元,较上个月稳步攀升。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行业内部通报**一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5年4月末,沪市ETF共680只,总市值为29625.45亿元;深市ETF共467只,总市值为10947.55亿元。沪深两市ETF规模合计逾4万亿元,较上个月稳步上升。从券商经纪业务角度看,在ETF业务竞争格局中,如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传统龙头券商凭借综合实力稳居**梯队。
券商人士认为,ETF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向买方投顾转型奠定了基础。当前券商的买方投顾业务需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在巩固基金投顾核心地位的同时,也应将ETF纳入证券投顾体系的重要配置范畴,这不**助于优化资本市场交易结构,也可通过发挥ETF指数化投资的工具属性,推动市场形成长期价值投资良性生态。
总规模持续攀升
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沪市基金产品共846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为31034.10亿元。其中,ETF共680只,总市值为29625.45亿元。深市基金产品共756只,资产管理总规模为11310.87亿元。其中,ETF共467只,总市值为10947.55亿元。截至2025年4月末,沪深两市ETF总市值为40573亿元,较上个月稳步攀升。
从券商经纪业务角度看,2025年4月,沪市ETF(非货币成交额(经纪业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华泰证券、**银河、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和华宝证券,当月成交额在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10.94%、8.52%、7.94%、6.81%和5.53%。当月深市ETF交易金额(经纪业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东北证券、东方财富、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和方正证券。
从券商经纪业务持有的ETF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4月末,沪市持有ETF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银河、申万宏源、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持有规模在市场中的占比分别为24.57%、17.87%、6.20%、4.83%和4.65%。深市持有ETF规模排名前五位的券商分别为东方财富、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
观察ETF历月数据可以发现,头部券商如华泰证券、**银河、中信证券等凭借资源禀赋与综合实力优势,持续保持行业**地位;而特色化经营机构如东方财富、华宝证券、方正证券等则通过差异化战略路径,成功构筑起差异化竞争壁垒。
推动ETF交易向投顾模式转型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公募基金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指数工具类产品逐渐占据核心发展地位。
国联民生财富管理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基金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此过程中,ETF不仅成为指数基金发展的主要方向,更已跃升为整个公募基金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当前,买方投顾业务需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在巩固基金投顾核心地位的同时,也应将ETF纳入证券投顾体系的重要配置范畴。
“以买方投顾思路促进ETF发展任重道远。”上述国联民生财富管理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流动性和交易者结构方面,ETF更接近股票属性,与场外基金存在显著差异。当前,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正向买方投顾转型,尽管已发放的基金投顾牌照允许投资场外公募基金,但若未来能将ETF纳入股票投顾业务范畴,将形成更为完整的投资服务体系。推动ETF交易向投顾模式转型不**助于优化资本市场交易结构,也能够逐步改善**投资者普遍存在的追涨杀跌行为,**引导市场形成理性投资文化。
上述国联民生财富管理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业务发展路径看,建议在新型股票投顾框架下整合ETF投顾服务。相较于传统以佣金为核心的盈利模式,采用投顾费用制叠加强监管的买方投顾体系,不仅具备更强的商业可持续性,也更符合客户利益**化的服务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