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长三角一季度经济成绩单:新兴产业领涨 外贸增速亮眼
近日,上海市**发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至此,长三角“三省一市”均已披露一季度经济成绩单,沪苏浙皖当期地区生产总值(GDP分别达到1.27万亿元、3.31万亿元、2.23万亿元和1.23万亿元,增速分别为5.1%、5.9%、6.0%和6.2%。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开局即冲刺与产业结构提质向新。
开年拼经济
重大项目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开年伊始,长三角各地全力抓项目、扩投资,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1月2日,2025年安徽****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在合肥举行,622个项目总投资405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9.8亿元。2月8日,浙江省委、省政府举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浙江11设区市齐上阵,150个重大项目亮相,总投资超35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360亿元。2月20日,上海临港新片区举行2025年“开门红”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企业表彰大会。会上,41家企业集体签约落地临港新片区,总投资额428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实现GDP12735.06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0.1个百分点。江苏实现GDP33088.6亿元,同比增长5.9%,超出**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安徽经济起势**,快于上年全年及同期,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4月21日,安徽省**在发布一季度安徽经济运行情况时如是表示。一季度,安徽实现GDP12265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创下近三年同期**水平。
产业结构向新
今年1月,**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具身智能训练场在位于上海张江的“模力社区”正式启用。过去一年,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长三角多地陆续出台产业政策、打造产业园区,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上海**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分别增长8.9%、13.2%和2.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制造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年初DeepSeek和宇树科技的爆火,到各地党政代表团轮番造访杭州,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今年备受关注。一季度,浙江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GDP22300亿元,同比增长6.0%,高于**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浙江省**工业统计处处长徐璐介绍,一季度,浙江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2%、13.1%、12.3%和10.3%,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工业机器人(54.1%、新能源汽车(47.6%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一季度,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1.4%,比去年全年提升0.7个百分点。
皖浙出口增速均超10%
“我们有最完善的玩具产业链,无论价格和品质都具备很强优势,国外很难替代,好产品**会有好订单。”在义乌经营燃油车模、船模、航模等商铺的潜春海表示。今年以来,**形势变化给外贸行业带来影响,但在长三角,类似潜春海这样的外贸人依然在寻找新机遇。
一季度,浙江外贸进出口总额1.29万亿元,增长7.3%,对**增长贡献率居****。其中出口总额9707.5亿元,增长11.1%。一季度,长三角区域进出口总额3.87万亿元,占**比重达37.6%,比重较去年进一步提升。其中,安徽省进出口增速高出**11.8个百分点。
在安徽**的货运、外贸和集装箱枢纽港——芜湖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崭新汽车正在等待装船,运往世界各地。今年一季度,安徽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72.7亿元,同比增长58.3%。
合肥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安徽省民营企业逐渐由“生产”到“出品”,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增长快、占比高,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