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提上日程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完善资本补充机制,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作正在加快实施,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提上日程,各地也在多渠道有序补充中小金融机构资本金。
对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向楠表示,补充资本可以增强保险集团对承保、投资、再保险等领域市场冲击的抵御韧性,还能促进保险集团加强保障灾害、养老等高资本消耗领域的服务能力,以及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长期投资。这体现了“强资本、防风险”的稳健经营导向,有利于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保险行业做好资本规划、优化股权结构、改善偿付能力。
前瞻性补充资本以应对不确定性
支持保险公司补充资本是保险业内的一致期望。业内人士认为,大型保险集团发挥着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前瞻性补充资本可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华泰证券认为,大型保险集团补充资本更多是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以应对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经营面临的潜在不确定性,整体看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保险集团偿付能力充足。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再保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超300%;截至2024年末,**平安、**人保、**太保等保险集团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在150%以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在200%以上;截至2024年6月末,**太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约15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约268%。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要求分别为50%和100%,上述险企两项偿付能力指标均高于监管要求。
央国企保险集团有望先受益
“从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情况来看,央国企保险集团或率先受益于资本补充政策。”一位业内人士说。
今年,财政部发行首批特别国债积极支持**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补充核心**资本。实际上,财政部增资大型保险集团早有先例,如2023年财政部向**太平增资25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副主任龙格表示:目前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取得积极进展,大型机构资本补充成为巩固金融体系韧性的延续性举措,尤其央国企保险机构具有行业**作用,发挥着更加重要作用。补充资本可以直接提升险企偿付能力,资本厚实度增强将强化险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促进行业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资本补充形式或多元化推进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过往经验来看,保险公司资本补充主要通过发债等形式来实现,此次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或将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推进。
由于永续债可计入“核心二级资本”,资本补充债可计入“附属资本”,保险公司近年来主要通过发债方式进行资本补充。据华泰证券统计,2020年以来,上市保险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共发行约899亿元永续债、1590亿元资本补充债。
“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预计会以多元化方式推进,如股东增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还可能以鼓励发行资本补充债等形式推进。”龙格说,未来监管部门或将出台配套政策支持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如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考核机制等。
王向楠认为,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可能有多种方式:如股权融资,通过国有资本平台定向增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保险集团核心**资本;又如发行二级资本债、优先股等资本工具补充附属资本,这种方式灵活性较强。
孟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