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家族信托面纱
近日,某知名企业家后代家族财富纷争将离岸家族信托推到了聚光灯下。家族信托作为富豪们使用的财富传承工具,让人颇觉神秘。针对这一热点,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揭开其神秘面纱。
富人选择家族信托作为家族财富传承的工具与信托制度的独特功能密切相关,信托制度安排让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渤海信托财富管理部负责人钱宇樑介绍:“信托计划一旦设立,信托财产就会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而存在。受托人必须按照委托人在信托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并向受益人进行分配。信托计划不会因为受托人的死亡、解散、破产、辞任或其他情形终止而终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适合长期规划的财富管理与传承,其特性满足了高净值人群对财富管理的持续性与稳定性的要求。”
除了财富传承,家族信托还能满足高净值人群对财产隔离保护、防范风险、养老等的诸多需求。“家族信托可以实现资产隔离保护,企业家在经济生活中容易遇到风险事件,如果选择将部分财产委托给家族信托,就能避免因风险事件导致财产**损失。家族信托还能让财富的创造者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人如果将财产委托给家族信托打理,可以保障资金的安全,避免财产被子女挥霍一空,为老有所依提供经济保障。”钱宇樑说。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也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家族信托设立的合规合法性很重要,装入家族信托的财产必须是属于合理、合规、合法的资产。设立家族信托的动机也不能有过错。一些人设立信托的动机并非真正为了财富传承与财富管理的需要,而是想通过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来隐藏资产、逃避债务。这样的动机行为偏离了信托本质,往往会被认定无效。
我国信托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信托无效:首先,信托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其次,信托财产不能确定;**,委托人以非法财产或者本法规定不得设立信托的财产设立信托。如果家族信托是离岸家族信托,确定信托财产独立性的条件会更加复杂。
离岸家族信托是指在海外成立的家族信托。**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周萍表示:“离岸信托是全球财富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从法律定义来看,‘离岸’是相对委托人居住地或国籍所属法域而言的跨境概念,具体指委托人在离岸属地设立的信托。信托的设立登记、财产管理、权益处分等核心环节均受该离岸地法律管辖。目前**公认的主流离岸地包括**香港、新加坡、开曼群岛、泽西岛、英属维尔京群岛(BVI等,这些地区凭借专门制定的信托友好型法律体系,成为全球高净值人群配置跨境资产的核心选择。”
不少离岸信托是在英美法系**成立的,在法律上对信托制度有着比**更复杂的规定。离岸家族信托被击穿的案例时有发生。例如,在俏江南张兰案例中,法院认定张兰对信托资产具有实质控制权,信托财产并不独立。**裁定其控制的公司名下资产可被强制执行。
信托工具并非只能由亿万级富豪所独享,在实际业务中,家族信托产品单只产品**认购金额为1000万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的个人财产已能触**此标准。此外还有“低配版”的家庭信托,设立门槛为100万元。截至去年末,我**族信托余额为6435.79亿元
**信托业协会会长李强表示:“在新形势和新机遇下,信托业在财富管理领域要更加契合新时代和新的发展要求,顺应政策导向、回归信托本源,更积极主动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专业化的综合金融服务;通过多元服务功能,保障人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