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市寻找风格锚点 “基金买手”敏锐挖掘特色产品
多元资产配置时代下,以基金中基金(FOF、投顾为代表的专业投资者逐步承担起发掘特色化、差异化产品的重任。在今年以来的结构性行情背景下,这些“基金买手”加大挖掘力度,尤其是在主动权益基金方面增配了诸多特色化产品。无论是诺安多策略C、中信保诚多策略C等绩优量化产品,还是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A、财通资管数字经济C等热门主题产品,都收获了多只FOF的关注和增持。
业内人士表示,多资产组合通过挖掘策略透明、风格稳定的权益产品,有助于在结构性行情中追求确定性收益。随着行业对于组合管理的本质加深理解,多资产组合更加追求风格稳定、投资逻辑与框架明确、业绩归因清晰的主动权益产品,以更好实现资产配置的目的。
特色化产品获FOF青睐
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显著提升,给主动量化产品提供了大施拳脚的机会,FOF产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样的趋势。
Wind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知名量化基金经理杨梦管理的博道成长智航C、刘玮明管理的博道久航C、王海畅和孔宪政共同管理的诺安多策略C、马芳和姚加红共同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C、江峰管理的中信保诚多策略C等多只知名量化产品都获得了FOF的踊跃增持,截至二季度末,均有超10只FOF重仓上述产品。
截至8月6日,采取小微盘策略的诺安多策略C二季度以来的回报率高达40%以上,中信保诚多策略C、国金量化多因子C、博道成长智航C、博道久航C的回报率均在20%左右。
以博道成长智航C为例,二季度FOF增持该基金超8000万份,合计持仓市值超1.4亿元,平安养老2035、华夏聚锐优选三个月持有、民生加银康宁平衡养老(FOF、民生加银优享6个月定开增持该基金都在1000万份以上。
除绩优量化产品外,FOF也在积极挖掘其它风格显著的特色化主动选股产品,港股、科技、红利、黄金股、金融、地产等热门主题均有涉及。
例如,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A、财通资管数字经济C、金鹰科技创新A、博道盛彦C、易方达港股通红利A、前海开源金银珠宝C、广发价值核心C、富国稳健增长A、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C等特色产品在二季度都获得了FOF的增持。二季度以来,财通资管数字经济C、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C回报率都在20%以上。
多资产策略捕捉结构性机会
平安基金FOF投资部**基金经理齐爱军介绍,目前FOF、投顾等多资产组合对于主动权益基金的需求和定位,一方面是通过筛选长期业绩稳健、有稳定超额收益的**场主动选股基金,作为底仓配置;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策略透明、风格稳定的权益基金,实现精准风险**,在结构性行情中追求确定性收益。
尤其是在挖掘主动量化产品和行业主题产品等锐度产品方面,齐爱军表示,多资产策略具有显著的优势。
“多资产策略通过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商品等低相关的资产多元化配置,可以优化风险收益比,**组合波动性,行业主题基金具有高波动性,可以将这些高锐度工具转化为可持续的收益来源,同时也为多资产策略贡献相关性低的收益来源。”齐爱军表示。
盈米基金东方金匠投顾团队表示,量化基金依赖复杂模型,策略理解难度较高,而行业主题产品具有高贝塔属性,短期波动剧烈,择时难度高,个人投资者很容易“追涨杀跌”。因此,个人投资者配置这类锐度产品可能需要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较长的投资期限以及对策略有深度的认知。如果个人投资者缺乏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多资产组合等专业渠道参与或能更好地实现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看,兴证全球多元资产配置团队认为,FOF基金经理应尽量选择长期具有可持续盈利模式的基金,并且基金经理的风格是稳定的、逻辑是自洽的、盈利模式是清晰而可理解的,通过组合的方式,力争给投资者提供波动率更低,投资体验更优的产品。
“一些好的基金产品有时候回撤可能很大,比如我们定位的高成长型基金经理,他管理的基金可能波动比较大,这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会通过分散配置基金的方式,尽量控制组合整体的回撤和波动。所以我们对FOF有回撤要求,但是对自己选择的基金没有特殊的回撤要求。”兴证全球多元资产配置团队表示。
风格稳定产品更受青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部分绩优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受多方因素影响,陆续离开了公募行业,FOF对于他们此前管理的产品也有相应的赎回动作。例如,周海栋今年3月卸任华商甄选回报的基金经理,二季度FOF减持该基金的幅度超5000万份。
为适应这样的行业趋势变化,华南某公募人士对**证券报记者表示,FOF、投顾等多资产策略在选择产品时会更加看重基金公司平台的作用,**考察公司内部的投研文化、投研协同机制、金融科技手段的运用程度以及基金公司内部对于投资条线的考核管理等,以选出确定性更高的产品。
特别是对于主动权益基金的选择标准,在齐爱军看来,需要从传统的业绩导向转向更**、动态的风险收益评估体系,在策略清晰度与稳定性方面、策略的市场适应性和市场容量方面、在特定行业和主题投资是否有超额能力、团队和平台体系化等方面做出调整。
“今年以来,A股结构性行情显著,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等板块表现活跃,风格层面小微盘涨幅**。在此背景下,FOF、投顾等多资产组合通过配置风格清晰的行业主题产品,从选基金经理转向选策略,按需组合,自主构建资产配置框架,可以**对单一基金经理的依赖。”齐爱军表示。
盈米基金东方金匠投顾团队提到,近年来,投顾组合对于主动权益基金的偏好和认知有较大转变:从选择“明星基金经理”到选择策略更加透明、更加实用的量化或主题产品;从依赖基金经理“短期择时和选股”能力,到更倾向于用工具化产品进行“长期资产配置”;从关注“收益排名”到更加注重“回撤管理”,这些都反映出投顾机构决策框架的进化以及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部分业内人士坦言,其实过去行业对多资产组合本身的理解并不到位,陷入了业绩比拼的“怪圈”当中。实际上,多资产组合更重要的是把控好收益背后的风险敞口。随着行业对于组合管理的本质加深理解,多资产组合对于主动权益基金的需求就不再是业绩锐度,而是风格稳定、投资逻辑与框架明确、业绩归因清晰等,这样才能让管理人更好实现资产配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