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暑期实习热 行业“一哥”提示谨防付费内推骗局
多家券商暑期实习招聘火热进行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当前,已有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创业证券、国投证券等券商启动相关招聘。不过,求职者在应聘心切的同时,也会误入陷阱。8月6日,中信证券发布重要提示指出,个别不法分子打着付费实习内推、有偿面试辅导的幌子设置**陷阱,并提到有少数同学因求职心切误入陷阱,造成财力和精力的损失。对此,有律师明确,若在面试辅导过程中,相关机构以“实习内推”为由骗取求职者支付高昂费用,行为人已涉嫌构成**罪。
在提示相关**后,中信证券表示,如有人冒用中信证券或中信证券员工名义,以提供公司面试、实习、内推等机会为由,向求职者收集简历并索取相关费用,均为**。针对求职者具体的损失情况、相关案例细节等内容,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中信证券,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今年5月,有用户在小红书发文表示,其研一在读,想找暑期实习,并在小红书看到一篇帖子表示可以提供内推,就向该博主咨询两家头部券商实习付费内推的价格,了解到线上实习价格是7000元起,实地价格是1.8万元起。但该用户在了解价格后,便放弃了相关念头。
留美职业服务**法律顾问,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德怡表示,“这些所谓的面试辅导机构通常并没有和券商建立真正的联系,他们往往通过网络引流、夸大宣传或暗示有某种‘特殊关系’,吸引求职者采购付费服务。相关券商应当及时通过公开渠道表明态度,即尚未与**付费辅导机构有过合作,请广大求职者切莫上当受骗。这些中介机构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构成民事欺诈。求职者可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也可向相关人民法院**,请求相关公司退赔损失”。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也提到,面试辅导本身属于知识服务,只要内容真实、明码标价、不承诺“保过”或“内部名额”,即与一般的职业培训无异。但如果在面试辅导过程中,行为人以“实习内推”为由骗取求职者支付高昂费用,行为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此时行为人已涉嫌构成**罪。如果行为人确实通过券商内部人员购买特殊通道,行为人和内部人员还可能触及行贿、受贿等罪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当前,已有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创业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启动了2025暑期实习招聘。
中信建投证券招聘的实习岗位则包括投资银行类、投资研究类、市场营销类、金融科技类等。**创业证券的相关招聘启事更强调,“表现优异者有机会提前锁定2026届校招提前批**,快人一步拿Offer”。与此同时,国投证券、申万宏源等也已开启2026届暑期实习招聘。
从招聘进度看,中信证券此次暑期实习招聘于6月启动,在7月上旬—8月上旬进行简历筛选,7月上旬—8月中旬进行在线测评与面试,7月中旬—9月进行暑期实习。个别机构则已完成招聘,例如申万宏源已在7月举办了暑期实习开营仪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招聘内容均通过机构的官方公众号或官方招聘公众号发布。同时,相关招聘信息也明确了投递渠道或投递邮箱等官方渠道。相较之下,北京商报记者也关注到,部分求职账号或公众号同步发布了上述招聘信息,却并未提供相关机构的联系方式,而是要用户私信后台获取信息。若联系相关账号后,涉及“付费内推”“保过”等字眼,求职者则需警惕可能存在的**。
“对于券商等用人单位而言,虚假内推信息不仅侵犯名称权、名誉权,还可能因公众误信而**其正规招录渠道的公信力。相关企业应及时在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澄清声明,并进行严格的内部自查。如果发现内部员工涉案,应及时将线索移送**机关。”王智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