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个人养老金货架更新:缘何保险“上量”领跑
作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以来,其产品货架不断更新。**证券报记者查阅**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发现,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已达到1100只。在储蓄、基金、保险、理财四类产品中,无论是与去年末相比,还是与试点初期相比,保险产品数量增幅都在领跑。
记者调研了解到,保险产品增速领跑更多是“卖方驱动”,一方面源于各大人身险公司发力养老金融,把助力“第三支柱”发展提升至公司战略高度,加速将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框架,并在渠道端**推广该业务;另一方面,作为重要渠道方,银行代销端口的销售偏好和惯性,对客户开户缴存后选择保险产品起到了“顺水推舟”的作用。
保险产品上量明显,还与预定利率调整有关。“这几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让新老产品交接**加快。每次利率换挡,保险公司都要停售一批产品,推出新的预定利率产品补位。比如,9月利率换挡窗口临近,预计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会有一波上新。不少公司正在做新产品、搞备案。”北京某养老险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多因素推动数量增长
**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个人养老金制度下的储蓄、基金、保险、理财产品分别为466只、303只、296只、35只,总量达到1100只。在去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由试点推向**之际,个人养老金产品共计962只,其中储蓄、基金、保险、理财产品分别为466只、285只、185只、26只。
将时间轴拉长来看,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亮相时,个人养老金储蓄、基金、保险、理财产品数量分别为455只、133只、13只、7只。对比四类产品的数量增加值和增幅,保险产品均遥遥**。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产品增速领跑更多是“卖方驱动”,从公司战略到基层销售,都在推动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发展。同时,保险行业预定利率**调整也让更多新品加速推出。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专家、主任曾刚分析称,从卖方来看,一方面,政策鼓励是核心推动力,监管部门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市场,为保险产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在养老金融领域具有较深厚的运营经验和产品储备,能够通过对原有养老年金保险等产品的适配改造,迅速推出符合监管部门要求的个人养老金产品。
同时,买方力量也不容忽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对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养老资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求较高。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收益稳健,能有效抵御长寿风险,符合买方对养老资金规划的需求。”曾刚认为。
记者从多家险企获悉,个险、银保等渠道都在**发力个人养老金产品。记者在北京多家银行网点调研时发现,个人养老金开户后,客户经理很少主动给客户推荐基金,因为风险比较高、波动比较大,通常更愿意给客户推荐保险产品。
从内在逻辑看,保险与养老天然契合,也让个人养老金保险有着较强的发展后劲。北京某中型险企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优势在于稳健安全、有长期确定的现金流,以及可以整合康养资源、发挥产业生态优势。“与其他类型产品相比,保险产品可以合同形式明确养老产品的长期稳定、确定性的现金流,追求长期积累和**收益。相对于其他产品聚焦收益的高与快,保险产品更关注收益的稳和长。”
主流产品覆盖多种细分类型
梳理已推出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包括在售和停售,可以发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年金保险、两全保险是细分类型的主流。
曾刚认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缴费形式灵活,可一次性缴纳、定期或不定期追加保费,采用“保证 浮动”收益模式,设有进取型和稳健型投资账户,能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且资金长期锁定、领取年龄灵活。养老年金保险具有领取期限长、领取方式灵活的优势,投保人可选择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等方式,可作为社保养老的有效补充,适合**配置养老储备产品的客户。两全保险既提供身故保障,又提供生存保障,若被保险人生存至合同约定年龄或期限,保险公司给付生存保险金;若被保险人不幸身故,则给付身故保险金,适合既关注养老保障又希望为家人提供经济支持的消费者。
不同险企在个人养老金产品设计上各有侧重。北京一家**发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险企的高管告诉记者,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属于按照生命周期打造的“一站式”专属养老规划产品,贴合消费者工作期和退休期的不同需求。“在产品积累期,消费者可灵活向产品账户内交费,账户价值按结算收益率年复利增长;同时账户设有保证利率,保证本金安全。在产品领取期,考虑到不同的领取需求,消费者可选择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账户可实现、固定期领取和终身领取,领取金额一经确定将锁定整个保险期间,不受外部利率波动影响。”这位高管解释称。
记者查阅多家险企2024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结算利率发现,其结算利率在低利率环境下颇为亮眼,大多数稳健型账户、进取型账户结算利率不低于3%,**结算利率超过4%。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消费者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不仅能享受较高的结算利率,还能享受税收优惠,实际综合收益率会更高。
发行新品**进一步明确
“个人养老金产品上新是不定期的,一般会在原有产品停售或者利率调整后进行。9月新一轮预定利率调整后,理论上会有一批个人养老金产品上新。”前述北京某养老险公司人士说。多位险企人士向记者透露,不管是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还是普通养老保险产品,接下来产品开发和备案的**都是分红型产品。
“分红型年金险等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发展潜力较大。一方面,政策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分红型产品作为其主要形态,客户可参与险企运营收益分配,分享经济发展红利,为有长期保值增值需求的客户提供新路径。另一方面,对于险企而言,分红型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可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优化资产配置策略,稳定财务指标,有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险公司有动力推出更多此类产品。”曾刚分析称。
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一些银行代销端口多以佣金和机构间的合作关系作为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荐的主要出发点。未来发展个人养老金产品,不仅需要金融机构在差异化产品发行方面下功夫,还需要更**的投顾体系建设。北京一家个人养老金产品代销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养老金采用“散户”模式,投资者对自己的养老资金进行自主管理和决策,客观上需要买方投顾提供专业支持。代销银行应基于客户风险偏好、财富积累、收入现金流等特征,提升投顾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