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曲泉东西协作!华厦徐州复兴眼科成功开展曲麻莱第一台眼科手术
8月5日至9日,华厦眼科徐州复兴眼科医院积极响应徐州市泉山区政府“深化东西部协作”号召,迅速组织2批精干医疗队,分别由徐州复兴眼科医院邱杨明院长、赵光院长带队,携先进的眼科诊疗设备远赴青海玉树州曲麻莱县,成功为14名当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不仅用专业填补了当地没有眼科手术的空白,更以光明为桥,拉紧了两地民众间的情感“纽带”。
“援青专家门诊”正式开诊
为100余位患者进行眼疾筛查
8月5日至6日,两批医疗队相继抵达曲麻莱县。副县长李海兰和卫生健康局局长尼玛才仁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对医疗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医疗队克服高原反应和环境挑战,立即赶往县人民医院,投入到紧张的援助工作中。
8月7日,“援青专家门诊”正式开诊。从各个地方赶来的众多眼疾患者,早早便在医院门口排起了长队,等待着光明的青睐和命运的转折。
曲麻莱县,地处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许多白内障患者因贫困和交通不便长期生活在黑暗中,在当地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需求非常迫切。作为泉山区送资金、送生命快车、送“光明”、送消费春风、送云端卖场的“五送行动”之一,**、区政府**启动送“光明”专项方案,迅速组织徐州复兴眼科医院精锐医疗力量,辗转两千余公里,把先进设备和耗材搬上雪域高原。
“由于长期延误**,许多患者的白内障已进展至过熟期,甚至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视力状况已逼近失明边缘。”
尽管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但医疗队毫不退缩,迎难而上。在结束了100多位患者的门诊后,马不停蹄地开始调试设备、清点耗材、**环境等各项工作,严谨细致地为第二日的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4500米高原上的**台眼科手术
帮助14名曲麻莱患者成功复明
8月8日,在曲麻莱县人民医院手术室里,经过详细周密的术前检查,徐州复兴眼科医院李乐义、马欣欣两位主刀医生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手术中。
77岁的靳子奶奶是**位接受手术的患者,她饱受白内障困扰多年,双眼视力几乎丧失,日常生活极为不便。随着靳子奶奶的白内障被成功摘除,宣告着曲麻莱县历史上的**台白内障手术圆满完成,也标志着4500米高原上的光明事业正式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紧接着,八十七岁的安措阿妈被推进了手术室。她的右眼已被肿瘤夺去光明多年,孱弱的左眼成了她窥见这个模糊世界的**窗口。手术室内,超乳探头发出的细微声响,与手术室外她儿子那低沉而虔诚的诵经声和鸣交织,在雪域高原上奏响了一曲光明与希望的交响。
随后,西毛阿妈一家三代走进医院:小孙女攥着父亲的手,父亲又搀扶着年迈的母亲,三代人彼此牵引。在等待手术的过程中,西毛阿妈坐在走廊长椅上,口中一直喃喃念着藏语“噶正切(谢谢”。藏族护士翻译给医疗队:“她不会说别的,就想把这俩字送给今天所有的医护工作者。”一句话,让医疗队员们红了眼眶。
在县人民医院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14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第二天,医疗队为患者逐一进行复查。“视力恢复至1.0,视力恢复至0.8……”当纱布被一一揭开,一个个清晰的视力数据让病房里瞬间沸腾,掌声、跺脚声此起彼伏,在高原久久回响。
“扎西德勒”“噶正切”患者及其家属们用各种语言诉说着感谢,同时自发向医疗队敬献哈达和锦旗,以最质朴而真挚的方式表达着对光明使者最深的敬意。
以徐州****眼科医院之力
助力深化“曲泉”东西协作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从党和**工作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自2021年,徐州市泉山区与曲麻莱县结成结对协作关系以来,泉曲两地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医疗卫生等领域,开展结对共建,推动产业互补、人员互动、产销互通、资源共享,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成果显著。
作为徐州****眼科医院,徐州复兴眼科医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融入泉山区深化东西部协作大局。依托华厦眼科医院集团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专家资源,多年来医院高标准推进人才引育、学科建设、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眼科诊疗水平,致力于为淮海地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
“当我们的力量足以驱散远方角落的黑暗,奔赴便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邱杨明院长坚定地表示,“尽管高原稀薄的空气让每一次呼吸都格外艰难,但能够让曲麻莱的同胞们看清牦牛奔跑的身影、雪山连绵的轮廓,以及亲人久违的笑容,这便是我们此行所有跋涉的意义。”
以光为引,情系高原。从徐州至曲麻莱,这场跨越两千多公里的光明接力,正映照出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的动人篇章。未来,徐州复兴眼科医院将继续秉持“无论富贵贫穷,都要服务好每个病人,让每个人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的华厦使命,精研医术,践行仁心,持续拓展公益版图,让光明跨越山河,将“健康**”的赞歌传颂至更辽阔的远方。
(文中图片由华厦眼科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