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多项金融数据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 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8月13日,**人民银行公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_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人民币**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总体来看,各项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合理看待季节性波动

  “在半年末、年末等重要时点,经济金融数据经常会因各种原因波动加大,同时数据也会受到暂时性的外生冲击因素扰动。”**民生银行**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我国6月、7月信贷数据波动,与金融机构上半年报表披露和实体企业结算窗口期有很大关系。

  一方面,6月临近金融机构半年报披露,部分机构会出现短期调整信贷投放节奏、拉高数据的情况。另一方面,6月是企业半年期经营结算的重要时间窗口,大量企业面临货款回收、债务偿还、资金清算等刚性需求,这种阶段性的资金流动高峰也会反映在信贷数据上。

  温彬表示,7月是明显的信贷小月,以往每年7月制造业、建筑业PMI平均水平分别比6月低1.2个、1.1个百分点。同时,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倾向于将半年末前后的信贷投放前置到6月完成,也对7月**读数带来**扰动。“观察**数据不能只看当月增量或环比变化,还应从**的累计增量、余额增速等维度综合分析。”温彬说,从余额增速看,7月末**余额同比增长6.9%,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稳固的。

  “考虑到今年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对**数据影响较大,还原相关影响后,7月人民币**增速仍明显高于GDP增速。”招联**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去年11月以来,**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规模已接近4万亿元。经过债务置换,此前大量以高息短贷形式存在的隐性债务转化为低息长债,短期看会对**增速的读数产生下拉影响,但长期看有利于缓释地方债务风险。

  有市场研究估算,还原化债影响后7月**同比增速接近8%,仍然是一个不低的水平。业内人士指出,长远来看,地方债务置换有助于风险出清和金融稳定,腾挪更多地方财力惠民生、促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资金循环效率提高

  7月末,狭义货币(M_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M_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M_1与M_2增速之差为3.2%,较去年9月的高点大幅下降,总体呈收窄态势。

  相对于包含定期存款的M_2而言,M_1中主要包括现金、企业和居民活期存款,以及支付宝和微信钱包等随时可用的“活钱”。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今年以来,M_1与M_2的剪刀差明显收窄,体现资金活化程度提升、循环效率提高,各项稳市场稳预期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与经济回暖的趋势相符。M_1主要是企业日常经营周转资金。中小企业资金融通能力较弱,在正常情况下会预留较多的周转资金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业内专家认为,**增长既与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资金需求总体更加轻型化的宏观背景有关,也受到直接融资发展、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的影响,还叠加地方债务置换、中小银行化险、专项债使用效率提高等因素。多家银行反映,目前很多政府和企业更倾向于用债券融资解决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资金需求。

  有市场研究估算,化债、化险因素对当前**增速的影响超过1个百分点。去年11月以来,地方债务置换影响**约2.6万亿元,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对**的影响也接近7000亿元,还原上述因素影响后,7月末**增速会进一步提升。

  融资需求满足度高

  董希淼认为,分析信贷增长不宜仅关注“量”,要有多元视角,重视信贷扩张的“质”。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效果持续显现。

  利率是资金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利率低位下行反映信贷供给相对充裕,资金需求方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更加容易、成本更加优惠。经过2018年以来多次降息,**利率已经处于较低的水平,今年以来又进一步有所下行。数据显示,7月利率低位运行,新发放企业**利率约3.2%,新发放个人住房**利率约3.1%,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个和30个基点。

  多家中小制造业企业反映,过去**利率**达到6.5%左右,现在只有过去的一半,这对企业盈亏的影响很大。同时,融资成本下降对提振预期、扩大需求也有积极作用。一家东部省份科技企业表示这些年一直想更新设备提升产能,但因资金成本压力未有行动,银行对其给予20基点的利率优惠之后,该企业立即申请**用于启动新生产线。

  “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是货币信贷条件适宜的重要体现,也反映出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王青认为,**利率已在低位运行了很长时间,说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比较高。加上禁止违规手工补息、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让利率运行机制更加顺畅,既稳住了银行负债成本,也为银行向企业让利提供了更多空间。

  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今年宏观政策的总体基调是更加积极有为,各种宏观政策也明显靠前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了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按照7月30日**政治局会议精神,下半年宏观政策还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经济循环有望更加顺畅,经济持续回升和有效信贷需求合理增长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