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多管齐下规制卡牌盲盒市场无序发展
专家称部分卡牌盲盒设计具有明显的变相**性质
须多管齐下规制卡牌盲盒市场无序发展
线下卡牌店“端盒”扫货,线上间拆卡游戏乐此不疲……针对未成年人沉迷卡牌盲盒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田丽、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罗建武、**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
记者:沉迷卡牌盲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田丽:长期沉迷卡牌盲盒对未成年人产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首先,在经济与消费观念层面,过度追逐稀有卡牌往往导致孩子**花费零花钱甚至额外索要**,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固化不理性的消费习惯。其次,在心理与行为机制上,卡牌盲盒的不确定性奖励机制可能诱发成瘾倾向,使孩子不断沉浸在“再来一次”的循环中,增加焦虑与失落感,并强化攀比和炫耀心理。再次,从学习与注意力角度来看,沉迷拆卡和观看相关视频会大量挤占时间和精力,导致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在价值观塑造层面,如果孩子把拥有稀有卡牌视为获得认同和地位的核心途径,就容易偏离对知识、能力和品格的正确追求,过早陷入物质化、表演化的价值逻辑之中。
短视频和电商利用即时反馈和沉浸式展示强化了“拆”的**感,使未成年人的观看和参与逐渐习惯化、日常化。家长的默认性陪伴在**程度上加剧了这一现象,一些家长将盲盒消费视为普通娱乐,缺乏足够警惕,甚至主动陪伴或参与,从而在无形中进一步固化了孩子对盲盒的依赖。
记者:当前,卡牌盲盒类市场出现的涉未成年人乱象有哪些?
罗建武:从现实情况来看,卡牌盲盒市场出现的涉未成年人乱象主要包括两类:
**,不遵守相关规定,无视年龄限制,向未成年人售卖卡牌盲盒。**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并且商家应当以显著方式向未成年人履行提示义务。
第二,卡牌盲盒除了购买问题外,商品自身也可能存在诸多隐患。卡牌盲盒的常见材质包括乙烯基、PU等,一些商家为了**成本,往往采购一些来源不明的卡牌盲盒,商品的质量也会存在着安全、健康隐患,有害于未成年人身体健康。
苑宁宁:卡牌盲盒市场涉未成年人乱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诱导非理性消费现象普遍。商家利用稀缺卡等噱头隐藏真实抽取概率,诱导未成年人反复、高额投入,这严重侵害了孩子们的财产权和在消费时本应享有的知情权。第二,产品设计具有明显的变相**性质。一些卡包设定极低的所谓“神卡”爆率,利用“射幸性”机制,即结果高度依赖运气,极易诱发未成年人的**心态和侥幸心理,容易导致未成年人成瘾问题,对其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
记者:您如何看待一些家长带孩子拍摄拆卡视频的现象?
田丽:孩子在尚未形成稳定自主性和独立判断力之前,就被**地**在公共网络环境中,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内容通过网络传播,对其他孩子也会产生不良示范效应,扩大盲目追随和模仿的范围。真正健康的亲子陪伴,应当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兴趣与价值追求,而不是在流量驱动下把消费行为转化为网络表演。
记者:从调查情况来看,线下店铺内,有店员会向未成年人推荐“端盒”。而在线上,一些拆卡间明面提示“未成年人禁止下单”,实际默许未成年人下单。当前的监管难点有哪些?
罗建武:对于卡牌盲盒的线下销售市场,常态化监管机制手段缺乏。卡牌盲盒的线上市场的销售则面临更大的监管挑战。除了相对传统的购物App购买外,网络销售成为当下的**模式,而网络销售中存在的诱导过度消费、虚假宣传、天价卡牌、信息不透明等问题**突出。而传统监管模式面临线上销售尤其是销售模式显得相对滞后,监管的及时性和执法手段都面临巨大挑战。
记者:那么,如何防止卡牌盲盒市场无序发展侵害未成年人利益?
罗建武:对于线下销售市场来说,监管部门应当做到:**,就卡牌盲盒有关规定,加强对校园周边商户的广泛宣传,尤其是强化对违规销售责任的宣传。第二,法治宣传进校园,对卡牌盲盒的潜在风险和买卖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宣传,引导未成年人理性消费、积极维权、自觉抵制不良卡牌盲盒。第三,对于已经进行宣传教育,依旧违规对未成年人进行卡牌盲盒销售的商户,要加大处罚力度。
而对于卡牌盲盒线上销售市场来说,监管部门应当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完善监管机制,更新监管手段,以应对网络等线上销售市场存在的诸多乱象。与此同时,增加执法监督频次,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其二,要与购物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强化联动,充分运用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优势提升执法效率。若是购物平台、短视频平台等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也要及时查处。其三,要强化网络空间的专项普法教育和以案释法,为卡牌盲盒线上市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供需双方开展合法合规的买卖行为提供咨询指导。
田丽:学校和家长要做的,并非简单地“防止”孩子沉迷卡牌,而是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与娱乐习惯,共同帮助孩子在学习与娱乐之间找到平衡,避免陷入无休止的沉迷与对抗。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