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以制度创新筑牢公平竞争基石 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改革彰显治理效能

  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明确规定了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为有效防范并购活动对市场竞争造成不利影响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24年修订的《**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大幅提高了经营者集中营业额申报标准。通过优化申报标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大力提升了反垄断监管的效能,释放了投资活力。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共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339件,其中无条件批准329件、受理后申报方撤回申报8件,附条件批准邦吉全球有限公司收购蔚特有限公司股权案、全日空控股株式会社收购日本货物航空株式会社股权案,并于7月14日附条件批准新思科技公司收购安似科技公司股权案,**维护了农业、航空和软件等领域公平竞争秩序。

  制度创新:为经营主体减负松绑

  据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执法二司**徐乐夫介绍,自新修订的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坚持守正创新,以改革思维推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创新监管制度机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平等对待国有、民营、内资、外资等各类企业,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进构建**统一大市场,取得了积极成效。

  其中,首要工作就是完善监管规定,统一审查尺度。具体的创新性举措包括:市场监管总局修订《规定》,显著**企业并购交易成本,部分中小并购不再需要申报,这个比例大概在15%至20%;修订《经营者集中审查规定》,细化有关审查规则,完善审查调查程序,明确审查标准尺度;制定《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强化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导;制定《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指引》,增强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透明度;制定《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试行》,进一步明确处罚标准,规范自由裁量权,保障执法尺度透明统一。

  “目前,我们还在制定非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指引、经营者集中申报规范、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经营者集中审查工作手册等规则,以期进一步强化审查工作统一性和规范化,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为建设**统一大市场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徐乐夫说。

  市场经济的活力,源于公平竞争的土壤,更需科学制度的滋养。多元化发展的**企业代表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申报标准实施后,集团需要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5%。

  “2024年我们申报的经营者集中交易项目下降24%,相关交易推进更加顺利,合规成本的**幅度更为显著。”新能源充电网生态运营商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说,“新申报标准实施后,一批规模较小的经营者集中不再需要申报,大幅减少中小企业的合规成本,使企业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发展中。”

  效能提升:以稳定预期激活市场活力

  审查效率提升是企业对新申报标准实施的另一个直观感受。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近期提交的一起申报,获批仅用了10余个工作日。

  该公司的这一经历,正是我国经营者集中审查效率提升的生动注脚。作为私募管理机构,基金运作的时效性至关重要,**的审批流程让企业能够更快地作出决策,把握市场机遇。显然,新标准实施后,经营者集中审查效率显著提升,企业的预期更加稳定。

  这种“确定性”,源于监管流程的持续优化。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经营者集中案件平均受理时间、审结时间稳定在18天和25天左右,简易程序效率更是跻身全球主要**辖区前列。曾承办多起跨国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昭胜年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廖曦也指出,对比不同**辖区的监管情况,我国的审查效率特别是简易程序效率在全球主要**辖区中名列前茅。

  据介绍,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坚持创新监管机制,提升审查效能,运用智慧监管模式,创新性构建了“1 3 7”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智慧监管体系(涵盖1个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风险提示机制、3个覆盖经营者集中审查调查的全链条业务系统、7个应用支撑数据库,实现经营者集中监管全链条在线运行;同时进一步优化简易案件审查,施行简易案件“双二十”内部工作要求(从企业申报到正式受理原则上不超过20天,从正式受理到审结原则上不超过20天,简化简易案件申报材料要求(申报材料从3份减为2份,填报信息从44项减为38项,进一步提高简易案件审查效率。

  同时,市场监管总局为充分发挥省级市场监管部门靠近企业、靠近市场的优势,自2022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在北京、上海、广东、重庆、陕西5个省市试点开展了委托审查工作。试点3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共委托省局审查经营者集中申报1288件,审结1162件,平均受理时间和审结时间分别为16.9天、17.4天,审查效率与市场监管总局基本一致,大幅提高企业投资并购效率,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监管理念的深层变革。通过构建更透明、可预期的审查流程,经营主体的决策周期大幅缩短,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正如受访企业所言,稳定的预期比“黄金更重要”,当经营者能够清晰预判交易审查的节奏,市场的交易效率与投资信心便有了坚实保障。

  治理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制度根基

  从“减数量”到“提效率”,从“降成本”到“优环境”,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改革的成效,正通过市场生态的持续优化得以印证。据介绍,2024年我国经营者集中案件申报数量同比减少15%,意味着更多中小规模交易无需申报即可顺利推进;而审查效率的****,则向全球传递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据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执法二司副**于佳木介绍,市场监管总局依托**各省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管理系统,建立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风险提示机制,在股权变更登记和新设合营企业登记注册环节,对达到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经营主体,以弹窗等形式提示经营者集中申报义务以及未依法申报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有效发挥普法宣传和预警作用。

  此外,经营者集中反垄断业务系统实现“申报端”“委托端”和“审查端”数字化交互。企业在申报阶段,可在系统内了解反垄断法律法规,更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在线申报后,系统自动将案件分配至相关处室,企业可实时了解审查进展;审查决定作出后,系统以短信形式通知到企业,使企业**时间了解审查决定。依托系统,市场监管总局顺利开展试点委托工作,上海等5个省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委托端”接入总局系统,各省局审查人员可查询、了解历史案件相关信息,审查进度实时与总局共享,系统还会及时提醒审查人员案件审查各个环节时限要求,确保地方与总局审查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市场监管总局还应企业诉求,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业务系统互联网端,上线经营者集中无条件批准案件列表、简易案件公示表查询功能。

  这一系列实践和改革创新举措,不仅是**反垄断治理的自我完善,更贡献了市场经济监管的“**智慧”。在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同时,为企业发展留足空间;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以开放姿态对接**规则——这种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治理思路,让**市场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

  据了解,未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不断提升监管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