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合作到百姓生活 国家发展改革委详解“人工智能 ”行动
近日,**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开展“人工智能 ”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等6大行动。
为何在现阶段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意见》的出台有何重大意义?又有哪些看点?
29日上午,**发展改革委召开8月份新闻发布会,**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张铠麟、创新驱动发展**主任霍福鹏围绕《意见》,解读“人工智能 ”行动的统筹机制、技术特点、全球布局,回应社会关切。
张铠麟介绍,《意见》**提出“人工智能 ”全球合作,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分享人工智能时代机遇,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张铠麟表示,《意见》实施过程中,**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5个共同”做工作。
一是成果共享。前不久,**发展改革委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智·惠世界》案例集,集中展示了一批我国“人工智能 ”成果在亚、非、欧等**和地区赋能发展的生动实践。我们将推动在**中试成熟、有效有益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世界更多**应用,赋能民生改善、产业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球人民。
二是能力共建。**发展改革委将积极落实“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合作”**决议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合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务实推动项目落地,助力各国平等参与智能化发展进程。
三是技术共进。**发展改革委将通过举办人工智能**合作论坛、**赛事活动等方式,为各国人工智能人才学术和技术交流提供开放、公平、自由的沟通平台,促进各国互学互鉴、思维碰撞,携手推动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四是治理共商。人工智能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近年来,我国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理念,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起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逐步推动全球形成治理共识。我们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与各国友好、平等协商,推动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标准规范。
五是生态共筑。**开源发展成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接受。**发展改革委将积极践行开源开放发展路径,与各国共建开源社区、共享适配性技术方案,推动基础资源开放共享,**应用门槛,打造更多技术可及、成效可感、经验可复制的发展成果,共同构建丰富多样、健康向善、创新活跃、包容普惠、安全可靠的共荣生态。
《意见》提出了“人工智能 民生福祉”“人工智能 消费提质”等**行动,其中多项举措都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霍福鹏介绍,“人工智能 ”行动将推动居民消费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一方面,服务消费新场景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将改善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生活品质,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认知和情感消费等服务消费新场景,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另一方面,产品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智能终端“万物智联”,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快速普及,构建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人工智能还将加快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推动新产品、新形态不断涌现,持续释放新消费潜力。
张铠麟表示,“人工智能 ”工作涉及领域宽、参与主体多、覆盖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做好统筹非常关键。在《意见》实施过程中,**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强化与各方联动,共同努力、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一是坚持协同联动。二是坚持因地制宜。三是坚持分业施策。四是坚持开放共享。
霍福鹏介绍,2015年,**启动实施“互联网 ”行动,推动互联网技术向生产、生活、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消费变革和民生改善。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下,启动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是信息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延续、深化和创新。
霍福鹏表示,“人工智能 ”在“互联网 ”基础上,实现从“信息连接与扩散”向“知识运用与创造”的跃升。当前实施“人工智能 ”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时机比较成熟。“因此,在现阶段启动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既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