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科技发布2025半年报:颗粒硅现金成本降至25.31元/公斤,市占率达24.32%
行业“反内卷”进入深水区,让一直钟情于差异化发展的协鑫科技(03800.HK在2025半年报中展示了**企业走出周期的积极信号。
8月29日,协鑫科技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公司营收57.35亿元,毛亏7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公司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为3.8亿元,同比增长325.8%,守好了不亏现金的底线。在行业巨亏的阴霾下,协鑫科技依然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凭借颗粒硅崭新工艺技术,公司形成了强大的知识产权护城河和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中展现出逆势而上的强大优势,继而助力公司产品力不断提升,客户粘性越发加强,迎来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制高点。”协鑫科技表示。
协鑫科技介绍,截至2025年二季度,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未含税已降至25.31元/公斤,较今年一季度**6.5%,继续保持行业**水平。同时,单季度来看,在去年三季度售价触底之后,从2024年四季度至今,颗粒硅含税售价均超过其现金成本,牢固筑起现金流堤坝。据Infolink统计,2025年7月,颗粒硅的成交价格**超过传统N型致密块料。
最令人关注的是,颗粒硅的品质依然向上拔节。报告显示,凭借着持续不断的工艺优化、技术提升以及材料迭代,公司颗粒硅产品的质量呈现出稳中有升,不断突破颗粒硅的极限。基于颗粒硅产品纯度的优异性和稳定性,客户对公司颗粒硅的黏性与日俱增,双方战略合作愈发紧密稳固。
财报显示,颗粒硅基本**实现5元素总金属杂质含量低于1ppbw,而5元素总金属杂质含量≤0.5ppbw产品稳定在95%的高水平,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公司在6月启动“5元素总金属杂质含量≤0.3ppbw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当月就实现5元素总金属杂质含量≤0.3ppbw的产品比例超75%。基于“18元素总金属杂质≤1ppbw”高要求测量标准,产品比例由2024年Q1的55.8%提升至2025年Q2月的91.8%,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颗粒硅浊度亦在持续优化,目前已**实现浊度低于100NTU,同时颗粒硅浊度≤70NTU的产品比例从2024年9月的25%提升至2025年Q2的57.4%。
得益于品质各参数矩阵式快速提升,颗粒硅市场表现格外抢眼,前五大客户出货量合计占总出货量的71%,上半年公司颗粒硅产量市占率达到24.32%。
协鑫科技告诉记者,公司坚决拥护**关于纵深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的决策部署,践行“以销定产”策略,恪守“有序竞争”的行业规则,持续保持颗粒硅产品低库存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协鑫科技颗粒硅市占率不断走高的同时,公司销售开支、行政开支及融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财报披露,报告期内协鑫科技销售开支较上年同期减少21.2%,行政开支减少8.5%,融资成本减少10.5%。公司资产负债率(背书及折现票据不回表已降至38.4%。
此外,在ESG领域,协鑫的“碳链管理平台”堪称行业**。协鑫科技成功推动硅料产业从“高耗高碳”到“低耗低碳”的价值坐标系转型,颗粒硅碳足迹从“摇篮到大门”仅为41kgCO2e/kg,远低于**通用的碳因子库(Ecoinvent3.9.1内棒状硅碳足迹特征化因子81kgCO2e/kg,有效解决了企业长期被动使用欧洲棒状硅高排放碳因子导致的核算偏高的痛点。这一突破标志着**将从“碳因子接受者”向“碳标准制定者”的跃迁,有效驱动全产业链降碳,加速零碳世界的进程。
有行业资深分析师表示:“当前光伏行业正在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行业反内卷共识正在快速落地,公司通过技术突围、工艺颠覆、成本突破以及碳足迹大幅**等优势,率先为行业破除内卷、走出周期树立了**,依据目前的整治力度和市场价格,预计公司8月即可扭亏为盈。”
该资深分析师还认为:“经过此轮供给侧改革,随着欧盟碳税的严苛实施和**ESG浪潮的拍打,协鑫科技颗粒硅必将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产品。”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