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药研究成果登陆国际顶刊《The BMJ》 开启肾病瘙痒治疗新时代
财经9月1日讯 日前,海思科自主研发的原创新药“安瑞克芬”针对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相关性瘙痒(CKD-aP的Ⅲ期临床研究成果登上全球**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该研究指出,安瑞克芬能有效缓解中重度血液透析患者的瘙痒,有望为CKD-aP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资料显示,CKD-aP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根据第十九届重症肾**与血液净化大会公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约有118.3万透析患者,其中102.7万为血液透析患者,近80%的透析患者受到CKD-aP困扰,其中中重度患者高达40%。来自国外的一项研究指出,血液透析患者瘙痒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身心生活质量、抑郁症状和睡眠障碍、死亡和住院风险存在关联。
过去,血液透析患者的瘙痒症状常被忽视,而目前CKD-aP已逐步被**指南及共识明确视为需要独立诊断与管理的疾病,即将在医院推广的**疾病分类(ICD-11中,CKD-aP已被纳入,并设有特定编码EC90.1。现有**多数尚未获批用于**CKD-aP,纳呋拉啡是**在**获批的**。纳呋拉啡为**κ阿片受体激动剂,因作用于**,受精麻**管制,增加了肾内科医生的**难度。
此次发表于《The BMJ》的安瑞克芬Ⅲ期临床研究显示,与国外已获批同为外周κ阿片受体激动剂的地非法林相比,安瑞克芬结构更简单,与KOR受体结合力更强,所需剂量更小。在安全性方面,安瑞克芬整体耐受性良好,亲水性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尤其**性阿片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极低。若安瑞克芬获批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重度CKD-aP**,或将填补相关领域的市场空白。
据介绍,该研究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东南大学中大医院共同牵头。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疗效指标双盲**期**2周WI-NRS(每日**重瘙痒强度数字评分NRS的周平均值较基线改善≥4分的受试者比例,安瑞克芬组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01,表明安瑞克芬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陈江华教授介绍称,研究通过52周的长期观察,将WI-NRS评分纳入544例透析患者常规评估,让“看不见的瘙痒”变得可量化、可管理。“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推动诊疗规范化,将CKD-aP纳入透析患者常规评估,同时进行长期安全性研究,跟踪5年甚至10年**数据,让创新药惠及更多患者。”
该研究主要研究者之一,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必成教授表示,作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我们曾长期面临CKD-aP“国外有药、**无方”的困境。安瑞克芬通过“结构创新 机制创新”,实现了“外周**止痒、**副作用低”的**特点,为临床提供了更贴合患者需求的**选择。刘必成教授表示,“安瑞克芬**Ⅲ期临床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未来,团队将持续推进相关研究与**合作,逐步探索全球市场应用路径,为更多**和地区的CKD-aP患者提供来自**的创新**方案。”
海思科公司医学负责人李芳琼表示,海思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把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作为驱动新药研发的重要动力。安瑞克芬是海思科第四个创新药,从2016年5月立项至今历时9年有余。它不仅在术后镇痛领域实现了“全球**白**、非精麻阿片类镇痛药”的突破,更在CKD-aP领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此次安瑞克芬CKD-aP领域III期研究的重磅成果登上全球**医学期刊,也是海思科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离不开每一位研究者的奉献。”
资料显示,海思科目前累计开发**品种超过70个,目前已有45个品种在市场服务患者。作为一家创新药企,海思科持续加大创新药研发力度。2020至2024年,海思科的营业收入和研发投入呈上涨趋势,其中2024年全年营收37.20亿元,同比增长10.92%,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占到了营收的26.9%。业内认为,随着多条创新管线陆续落地,公司业绩有望迎来新增长点。
据了解,安瑞克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14项,已在美国、欧洲、日本等20个**/地区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目前,该药新药上市申请(NDA已提交,且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流程,有望于近期获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