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理论(资源编排理论)
作者: •更新时间:2023-05-06 02:20:00•阅读 0
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们的座右铭,是指把这个理论从理论思维进化为创新思维。
”资源配置理论”就是把这个资源配置的模式演化为现代模式的说法。
资源编排理论
传统思维模式的特征
一、从不同角度可以厘清
一个观念应该是:资源再分配就要从某个角度和行业上进行。
二、从宏观角度来看
,1从社会角度看
自2000年“**制造2025”发展方向以来,各行各业“放水”,使得**产业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大大增加。
2011年,**制造业利润增速已经达到15%以上,而且逐步改善。
之前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是给实体经济做减法,导致实体企业无法负担,影响就业,大家对企业并不排斥。
2014年以来,宏观杠杆率平均只有12-13%,明显低于十年前的水平。
由于宏观杠杆率较高,政府会更加注意对实体企业的支持,而不是鼓励支持小微企业。
2016年以来,宏观杠杆率明显下滑,2013年全年下降2.1%,到2015年下降5%,2016年又下降至4%以下。
除了对实体企业相对排斥,其他环节都在促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
特别是,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审批速度越来越快。
如果**放款速度过快,就会被逼得提前收贷,或者采取其他办法来影响**审批速度。
**延期让**时间越来越短,更多的是负债风险增大。
当然,影响**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货**,二是利率上升,三是信用。
所以,无论是银行还是银行,都必须直面这三个风险。
如果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