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

国企改革标杆、矿产资源业务弹性强,看好“中特估”背景下价值回归

  行业基本面重申:需求、资金、项目兼备,当前基建仍为稳经济、保就业主抓手
  需求端:地产投资持续承压、消费增速放缓,基建投资分项亮眼、托底经济增长。
  1)地产端看,23M4,房地产开发投资单月同比下降16.2%。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23M5周均销售面积285万平方米,较23M4周均销售面积下降9.3%;2)消费端看,23M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2M4低位增长18.4%,低于Wind一致预期(20.2%);3)基建端看,23M1-4,基建固投同比增长9.8%,地产、消费景气度下行背景下,基建有望成为经济复苏抓手。
  资金端:专项债发放提前,新一轮金融工具投放或值得期待。1)专项债方面,23M1-4,新增专项债已发行1.6万亿元,约占全年限额40%,发行节奏前置,其中约6成投向基建。截至2022年末,专项债务结存限额约1.15万亿元,存量盘活空间较大;2)企业债方面,23M1-4,企业中长期**增加7.35万亿元,较同期高增74.3%;3)金融工具方面,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7399亿元,主要投向交通、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有效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可为专项债项目搭桥,具有杠杆撬动作用,稳基建、稳投资成效显著。地方财政紧张背景下,新一轮金融工具投放或值得期待。
  水利水务投建提速,铁路固投高增。1)水利水务方面,2023年5月25日,****、**院印发《**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推动水利水务高景气度持续。2月10日,水利部提出2023年**推进60项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23Q1,湖北姚家平水利枢纽、安徽凤凰山水库等11项重大水利工程实现开工,建设提速趋势显著。
  23Q1,**水利建设投资额1898亿元,同比高增76.2%;
  2)铁路方面,23M1-4,铁路运输业固投增长14%,铁路投建或提速。
  国企改革政策有望持续推进,财务指标持续改善,率先加码股权激励锚定成长
  政策支持:党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国企改革有望进一步深化。1)宏观指引:
  自**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出总体部署以来,国企改革从“1 N”政策体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发展到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央企经营考核指标体系从“两利一率”优化为“一利五率”。今年是**贯彻落实党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加之二十届三中全会下半年召开在即,国企改革有望进一步走深走实;2)近期动态:2023年5月17日,国资委党委在集体学习中指出,切实发挥**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5月11日,**院国资委党委在扩大会议中提出,央企利用专长积极参与雄安新区重大工程建设,立足服务**重大战略,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
  财务指标改善;23Q1业绩稳增,经营性现金流改善。23Q1,公司实现营收2726.25亿元,yoy 2.07%;实现归母净利润78.79亿元,yoy 3.84%;
  23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380.24亿元,同比少流出113.75亿元。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11543.6/312.7亿元,同比增长7.6%/13.3%,增长稳健。
  股权激励:强化业绩成长确定性。2021年11月23日,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8大建筑央企中第2个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考核要求:以20年为基期,22/23/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均不低于12%。较2017-2020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CAGR增加0.6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基建高景气度维持、资金面向好,铁路、水利水务投建提速等因素,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13109、14686、16516亿元,同比增长13.8%、12.0%、12.46%,归母净利润355.13、400.72、450.57亿元,同比增长13.6%、12.8%、12.4%,对应EPS为1.43、1.62、1.82元。现价对应PE为5.6、5.0、4.4倍。基于分部估值法,公司2023年业绩对应合理估值2690亿元,2023年6月1日收盘价对应市值1998亿元,当前公司价值低估,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基建投资不及预期,相关业务开展不及预期,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